要說謝昀承直接給麗妃寫信,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他母後,也就是昭元皇後生前與麗妃交好。他母後溫婉賢淑,麗妃瀟灑爽朗。兩人都是將門出身,同時被選入皇宮。
進宮後兩人都看似得寵,其實也不過是皇上控製安撫武將的一種手段罷了。兩人心知肚明,自然也沒把心思放在皇帝身上。反而因為相似的出身與經曆成為了好姐妹。
可惜好景不長,皇帝本就一直十分忌憚昭元皇後的父親沈將軍。沈將軍手握三十萬重兵,整個謝國才六十萬的兵,他手裡握著一半,皇上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天降良機,這天沈將軍打了勝仗,在與士兵們一起大擺筵席慶祝的時候,突發急病去世了。
沈將軍的妻子早已去世,沈家就一個女兒還進宮了。沒有人繼承的沈家,在沈將軍去世後瞬間成了一盤散沙。
皇上理所當然的收回沈家所有的兵權。而昭元皇後不相信自己的父親就這樣去世了,懇請皇上徹查父親的死因。
多次的請求讓皇上煩不勝煩,沒有了沈家作為後盾的皇後,皇上自然無需忍耐。
更何況每次看見這個皇後的時候,他就想起之前自己是如何擔心她的父親會直接起兵造反,擁四皇子為皇,讓自己日夜處於惶惶不安。
更何況之前為了安撫沈將軍,他被逼無奈讓她做皇後,而自己心愛的女人淑嬪隻能居於下位。如今沈將軍終於倒了,她這個皇後自然也不用做了。
皇上越看她越不順眼,索性隨便找個理由給她發配冷宮了。
昭元皇後被發配冷宮後,皇上立刻封了淑嬪為淑貴妃,淑貴妃所生的五皇子為太子。三人其樂融融,完全忘記了被貶入冷宮的發妻和本應該是皇嫡子的謝昀承。
可憐昭元皇後也在冷宮一年就香消玉損了,隻留下四皇子謝昀承在冷宮獨自一人苦苦掙紮。
昭元皇後被貶入冷宮後,麗妃也經常來看望她與四皇子,在昭元皇後死後,她的後事也都是麗妃一手操辦的。
可麗妃後來因姐妹去世傷心,一蹶不振,又有種兔死狐悲之感,大病了一場。未免觸景生情,她已經很久沒有來過冷宮了,一直都是讓六皇子代她給謝昀承轉交東西。
但是謝昀承知道她一直心裡惦記著姐妹情誼,所以讓謝昀瀾轉交這封信她一定會看。事關自己兒子的安危,她也一定會徹查此事,找出背後的骷髏太監。
當然,還有一點,他沒有做好事不留名的習慣。同樣,他也不願程瀟再深陷險境,就算知道她有自保的手段他也不安心。
謝昀瀾走後,程瀟有點不開心的對謝昀承說,“可是我還想知道我設的局到底成功沒有呢。”
這可是她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原先她生活在現代,家人把她保護的很好,周圍的人也都生性純良,從來沒有過勾心鬥角。這一年天天陪謝昀承讀那些皇帝的攻心術,總算有機會用了,她當然想知道結局了。
謝昀承抬眼看了她一眼說,“我讓暗衛去暗中保護六皇子了,到時候他會告訴你結局的。”
程瀟疑惑的道“暗衛?”
她跟謝昀承一起呆了這麼多年,從來都不知道他竟然有暗衛!
謝昀承淡淡的解釋道“在你走後的第一天,我母後當年身邊的貼身婢女聯係上我,遞給我一封信,說是我舅舅給我的。”
程瀟更加疑惑了,“舅舅?!”
沈家不是隻有一個女兒,就是昭元皇後嗎?怎麼還多了一個舅舅?
謝昀承說“當年我外祖母與外祖父伉儷情深,外祖母不忍與外祖父因為戰亂分離,也不願留在京城成為皇帝拿捏外祖父的另一個把柄,於是和他一起去了西北。”
“後來她在西北邊境懷孕,這本是件喜事,卻沒想到她最後因為難產去世了,那個難產的孩子就是我小舅舅。”
“外祖母去世後,外祖母的母家覺得她的離世多少和西北邊境環境不好,大夫醫術落後有點關係,以至於有些怨恨外祖父,想要把小舅舅接到江南照顧。”
“而小舅舅因為是難產兒,有些體弱,外祖父常年打仗,覺得自己照顧不好兒子,西北也確實沒有江南養人,就同意了我外祖母的哥哥把小舅舅接去江南的建議。”
“這事傳到京城,不知怎麼就變成了外祖母難產,一屍兩命了。而皇上也從未見過我外祖父身邊有孩子,自然不知道我小舅舅的存在。”
“但是小舅舅雖然在江南長大,卻也常跟外祖父與我母親書信往來,關係十分親密,他得知外祖父和我母親死後,一心想要報仇,這幾年暗中在宮裡埋下棋子,這次又借我母後原來心腹的手,給我送來了信和五個暗衛。”
謝昀承說到這裡,程瀟突然想到第一天她半夜偷聽,結果那個骷髏太監一句“是誰”把她嚇得差點奪門而出的事。
“那第一天晚上在外麵偷聽的人……”
謝昀承乾脆的承認道,“是我派去的,我怕你遇到危險,所以派了暗衛暗中觀察,結果沒想到那個太監那麼敏銳,竟然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