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史書之筆】(2 / 2)

寒門貴女 戴山青 4505 字 10個月前

祝翾在休息的時候與學裡的一年生都互相交談認識了,一群孩子好奇地在走廊裡走來走去,到處打量蒙學環境。

二年生和三年生的先生是以前的舊先生,都是老秀才,來蒙學混口飯吃,對黃采薇這個新來的女先生頗有不解之意。

不知道哪裡來的京師女人一來就掌管了整個蒙學,還問了他們的教學進度,把教材換了,交流了教學方式和蒙學管理方法。

之前就聽到一年生的教室裡時而傳來歡聲笑語,現在又放著這些鄉下幼童在學堂裡走來走去,大不成體統。

兩個舊先生低頭湊在一起嘀咕道:“真是胡鬨,此女服妖,女穿男袍,真真是禮樂崩亂。啟蒙本是嚴肅之事,此人課堂卻頗為歡樂,這非讀書而是取樂也,令這般行事乖張之人掌青陽蒙學啟蒙之事,當真是一大禍事!”

青陽鎮本身就沒幾個秀才,能找齊蒙師就不錯了,這二位蒙師都是守舊之人,對新朝蒙學男女都能上的政策本身心裡就有些嘀咕,男女七歲不可同席,蒙學學生年紀也都在六到九歲間,正是該有男女之彆的年紀,豈可混同一處而上課?

但是教了幾年也就習慣了,隻是課間常夾雜一些私貨,教到四書五經時隻要求男童誦記,女童則不做要求,反而另教起《女誡》之書。

黃采薇一來就大概摸清了這些先生的教學習慣,發下自己的教材,令先生們按照她印發的教材教學,嚴令禁止男女分彆教學的情況。

因為黃采薇自帶高位氣質,他們又見到過當地知縣對黃采薇行禮的行狀,蒙學男先生們雖不知黃采薇底細,但是也知道這女子不是隨便拿捏之人,又是京師來的。

但他們想象力有限,隻以為黃采薇是那種有蒙學愛好的官眷或貴族女子,誰也想不到這是長公主曾經身邊的女官。

他們私下裡敢嘀咕蒙學女先生之事大為不妥,陰陽顛倒,但是再繼續說就不敢了,再往上說陰陽顛倒就要涉及鎮國長公主之類的人物了。

他們在那邊嘀咕了一半,喬定原扛著一筐書經過聽見了,忍不住反駁道:“我們先生教書如何成禍事了?”

他們隻當喬定原是黃采薇身邊的仆婦,更是不理她,反而教育道:“你這仆婦背後聽人言,頗無理也!”

喬定原一臉不屑:“那你們背後議論他人就不無理了?”

這兩位秀才隻覺得被一個區區仆婦嘲笑了,覺得非常羞憤,正想辯駁幾句,才發現喬定原身形相當高大,肩上一筐書舉起來恍若無物,便又慫慫地咽了咽唾沫,隻說:“與你這種悍婦無話可說!”

喬定原本想再挖苦兩句,但是想到萬一把這倆酸秀才氣走了,那蒙學先生就不夠了,秀才雖酸,但好歹是秀才,當下把他們氣走了上哪裡去找新先生頂上?

於是沉默地瞪了他們一眼,繼續扛著書走了。

喬定原乾完了活,走到了黃采薇身邊說:“那兩個酸儒背後說你不是呢,真是沒見過世麵,說你‘服妖’不合禮法,女子穿簡便些就是‘服妖’了,那京師女子不少都如此裝扮他們看到了不得氣暈過去?”

黃采薇笑笑,說:“唐朝武周至開元年間,當時女子因為常騎馬外出,又因為男裝和胡服輕便,所以形成了穿男裝和胡服的風尚,一直到安史之亂之後才沒有了這個流行。《新唐書》也是批判這種流行風尚是‘服妖’②,甚至認為此前胡服和女子男裝的流行是後來安史之亂的一個征兆……”

喬定原一臉不解:“安史之亂難道不是因為李隆基自己後期貪於享樂所造成的嗎,一會怪到楊貴妃身上,連女子穿衣風尚都能視為征兆,這些寫史書的男人真是不可理喻!”

黃采薇的目光投向遠方,說:“前朝複興王女身開國收複幽雲十六州,卻死後被抹除帝號,武則天登基為女帝,卻被記載了下來,但也多有一些疑雲秘興之論,你可知這二者的區彆何在?”

喬定原想了想:“複興王沒有留下直係後代當皇帝,而唐之後的皇帝都是武則天的子孫,所以結果就有了區彆。”

“不錯,但是留下了直係子孫又如何?史書的筆從來不曾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所以我們在以後也許在史書裡也真的就是‘服妖’之人,現在他們隻敢說我,不敢議論長公主,可以後呢?

“所以我們要有蒙學,不僅啟男童的蒙,更要啟女童的蒙,單獨的幾個貴族女子有了智慧隻能改一時風尚,但是天下女子都能開智呢?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漫長到我死的時候可能還有一些男子批判我這樣的人不守婦德,但是我選擇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女子也能掌握史書的筆……”黃先生說完,將目光垂下書本,然後看了看時間。

“休息時間結束了,喬媽媽你去打鈴,然後領這些孩子們去屋後空地上去打八段錦吧,長公主常說要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所以我不打算隻把這些孩子們留在屋內學字念書。”

喬媽媽聽從她的吩咐,去打了鈴,然後把全蒙學所有的孩子們都集結到了空地上,因為她出身軍旅的緣故,讓這群孩子們整齊排隊報數隻用了一小刻的功夫。

然後她抬起臉,說:“以後每天上午第一次下課鈴後你們都來這鍛煉身體,跟我一起學打八段錦鍛煉體魄。”

祝翾站在隊伍中間興高采烈地跟著喊“唯”。

然後一招一式地跟著比劃著八段錦,學堂裡的另外兩個蒙師看到了一群大小孩子在外麵比劃八段錦,臉色發白,繼續低聲嘀咕著:“當真是胡鬨……”

黃先生飛快地斜了他們一眼,這二人立刻收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