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程潛留下與嚴爭鳴一起學符咒的事震驚了扶搖派上下。
一乾師兄弟圍著他,不約而同的都是一個問題:“什麼?你已經能引氣入體了嗎?”
程潛揉著耳朵,剛開始不由得有點沾沾自喜,但還沒等七情上臉,他自己已經先一步驚覺,想起漫長無邊的修行路,連忙給自己潑了一大盆涼水,收斂了心神。
他一派寵辱不驚,虛懷若穀地點了個頭,淡淡地道:“嗯,算入門了。”
眾弟子聽了這話,反響不一。
其中,最正常的就是李筠了。
李筠不能說不聰明,而他也一直自負聰明,耽於旁門左道還會自創玩法的必然不會是笨人,就是他在正事上不走心,劍學得也還算遊刃有餘,李筠最近好不容易不玩□□了,又迷上了玩蟲子。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一個晚他一年入門的師弟竟然先自己一步入門,臉上和心裡一時間都不是滋味起來。李筠默默地收起了自己的蛐蛐籠子、蟈蟈籠子……以及功用不詳的一瓶蟲子酒,當天練完劍就回去用功了,都沒顧上跟韓淵鬼混。
木椿真人看了很是欣慰,知道李筠會難受一會,換了誰都會難過,但難過隻是一時,程潛對他的鞭策作用才是長久的。
可惜,師父還沒欣慰完,他就發現,門派上下隻有李筠這麼一位長了心。
比如正被那事無巨細的門規折磨得半死不活的韓淵就沒什麼感覺。
韓淵自從聽了李筠的鬼話,從妖穀一日遊回來以後,就淡了追求氣感的心,一心隻追求吃喝玩樂去了。
他想,氣感著什麼急呢?人生苦短,先玩幾年再說唄。
而此時,見同他一起入門的程潛竟然已經能引氣入體,韓淵非但沒有羨慕嫉妒,反而十分的幸災樂禍,臨走拍著程潛的肩膀道:“哎喲,得加課,你的苦日子就要來了!”
於是韓淵被師父用木劍挑著後脖領,扔出了傳道堂。
還有他那鎮派之寶的首徒,嚴爭鳴看著自己旁邊被加了一張桌子,又放上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沙漏,先是有些感慨地說道:“我練劍快四年才第一次產生氣感,小銅錢入門有一年了嗎?”
木椿真人以為少爺受到了刺激,準備奮發圖強了。
誰知嚴爭鳴隻是隨便感慨一下,立刻就眉開眼笑起來,裝模作樣地說道:“三師弟,以後在符咒方麵,我們也可以像學經書一樣‘互相討教’了。”
程潛皮笑肉不笑地回道:“多加兩塊奶糕就想讓我連你的符咒練習一起做了麼?師兄,你彆做夢了。”
嚴爭鳴:“……”
對了,這小王八蛋一直都將他當成了一把經樓的人形鑰匙!現在他可以自行前往了,自己連鑰匙的價值都沒有了!
大師兄的尊嚴何在?
第一次符咒課上,師父給了程潛一把刀和一塊木牌,木牌上下有兩條線,中間相距一寸寬,他這一段時間要做的,就是在畫著刻度的木牌上刻出一道一寸長的豎痕。
“剛開始會有點阻力,”師父道,“不用怕,慢慢來,你大師兄刻出一寸長的痕跡,磨蹭了有小半年呢。”
嚴爭鳴尷尬地乾咳了一聲,自己也感覺自己不足以作為榜樣。
直到落下第一刀,程潛才明白,原來符咒不是那麼輕鬆容易就刻得上的。
他很早就注意到,師兄學符咒時用的刻刀不是普通的刻木頭刀,小刀上本身就有明符,是初學者專用的。
程潛在經樓的《符咒入門》上看過,初學符咒的人不會把自己的力量和符咒勾連,所以需要這麼一個輔助工具帶入門。
而這個入門工具儼然不是好相與的,就在刀尖落在木頭上的一瞬間,程潛感覺手中的刻刀仿佛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全身的力氣似乎都被它抽了出去。
他嚇了一跳,拿刀的手本能地一頓,隻這一下的停頓,刀在木頭上再無法前進半分。
程潛定睛一看,木頭上隻留下了一條貓抓一樣的清淺刻痕。
木椿事先沒有告訴程潛符咒的筆鋒不能斷、不能停,必須一氣嗬成,否則就會前功儘棄,此時見他已經吃到了刻刀的苦頭,才挪動著腳步,慢吞吞地走了過去,打算指出他先前的錯處。
他教嚴爭鳴的時候也喜歡用這種“事後諸葛”的方式,因為認為這樣能讓他們記得清楚一點。
可真人他實在是個慢性子,大概是因為他的腳步實在太不著急,木椿真人還沒有溜達到程潛近前,那男孩已經握緊了手中的小刀,堅定筆直地下了第二刀。
刻刀再一次瘋狂地消耗起他全身的力量,程潛心裡默念著《符咒入門》,調動著他初成的氣感,努力地使得周遭靈氣沉入氣海,再沿手臂而上。
可惜程潛雖然抓到了竅門,畢竟剛入門,即便可以引氣入體,能引的也十分有限,完全趕不上刻刀從他身上抽的。
最開始感覺不對勁的是腿腳,程潛仿佛馬不停蹄地徒步走了十萬八千裡一樣,一雙腳剛開始是麻木,隨後筋骨間漸漸流露出難以言喻的酸痛,那酸痛到了極致,又恢複成更加深重的麻木,到最後,他幾乎感覺不到自己的腿了。
緊隨其後的是腰,如果不是程潛早就騰出一隻手按住桌子,他腰部幾乎沒有了支撐,後背上開始針紮一樣的疼起來,心在狂跳,他的後脊像是被某種看不見的東西壓彎了。
最後是頭。
人在極度困倦中的時候是會產生錯亂和幻覺的,程潛中途幾次險些握不住手中的刻刀——而即使這樣,他低頭去看的時候,發現自己距離師父要求的一寸長還是有一小半的距離。
程潛有點眼花,那種感覺是十分難以言喻的,好像他在這一時片刻的時間繞著扶搖山山腳下跑了二十圈,從頭到腳都被筋疲力儘充斥著。
怪不得他那拈輕怕重的大師兄每每坐在符咒前就要可著勁地抓耳撓腮、坐立不安。
可程潛天生不知道什麼叫做“循序漸進”,什麼叫做“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