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沁道,“娘娘,嬪妾並沒有見到皇上裡麵有莞嬪在陪著。”
皇後先是皺眉,然後又像鬆了口氣似的感歎,“皇上到底寵愛她,連你都要避其鋒芒。”
“皇後娘娘錯了,嬪妾不是避其鋒芒,嬪妾是明哲保身,皇後娘娘前來,是因為皇上發了脾氣,能讓皇上發脾氣的也隻有前朝之事了,而後宮不得乾政,嬪妾把這句話記得牢牢的。”
“你倒聰明。”皇後眼神鬱鬱,“可是皇上樂意說給她聽。”
“皇後娘娘是皇上的妻子,自然要時時提醒皇上的,管理後宮,名正言順。”
等到了第二日,敦親王福晉進宮給皇後請安。致敬才確認明白了昨天雍正生氣的緣由。
敦親王做戎裝進殿,是為大不敬。有言官彈劾了敦親王不敬皇上,在朝堂之上,敦親王並未有任何表示,但下了朝,就私底下帶人去毆打了那位彈劾他的官員。
這樣的言行舉止,讓群臣激憤。皆在要求皇帝給他們一個說法,可是敦親王卻連日告病不上朝。
而甄嬛也算大膽,直接反其道而行之,說敦親王行為不端,但敦親王福晉算是個明事理的人,所以讓皇帝施恩於敦親王,用恩典去換敦親王的一個道歉,平息群臣的怒氣。
知沁都不想評價甄嬛的建議是否公正,憑什麼君主要求你去道歉,還得先給你施恩呢?
但是甄嬛也有後招,因為給恩典的是敦親王的兩個兒女。
兒子封為了貝子,女兒從郡主封為公主,從此以後在宮中教養,子女都養在宮裡,也能約束敦親王的行為。但是暗戳戳的也是拿人家的子女當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