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春遊,哪怕是過了多年,辛言依然清晰的記得,一群人爬山的識靈植的過程。
隻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時對於那群少年嘰嘰喳喳的心中無奈,在經過了兩百多年的時間,已經全都消失了,隻留下美好。
現在已經有三百六十歲的辛言,早就已經卸下了學堂夫子的職責,把這些教書的任務留給了村子裡的一代新人。
其實辛言也沒有想到,以前那個上課時從來都是默默無聲的石默秋、石默冬兩姐妹居然會接任自己的職責。
當年辛言第一次就在大哥辛語家中教村裡人識字,石家兩姐妹就已經默默的站在一旁聽課了。
當時辛言一直注意看著大娘二娘她們兩個人,因為是她們兩人眼中那一種求知的欲望,令辛言動容。
然後不知不覺就教了村裡適齡的所有孩子,也包括一些沒有識字過的大人。
沒有想到,當初不經意間澆灌出來的花朵,如今長成了一個大樹,上麵開著明豔的花。
其實在辛言兩百多歲的時候,村裡以前不識字的已經被全部掃盲完了,同時不少人也到了成年的時候,可以去縣城讀書。
在她們讀書學有所成後,辛言利索的把自己擔任的這個班級交給了其中願意接手人,她們就是石家兩姐妹。
原本想著找一個就好,但是辛言看到了石家兩姐妹,她們都願意接手這個班級,索性辛言就把這個班讓她們兩個一起管。
這是因為村子裡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大家也都實現了步入小康的目標,吃飽喝足的目標達成之後,村裡人也就開始了造娃。
同時也是為什麼石家兩姐妹家裡條件一般,卻能去到上水縣城讀書的原因,因為在以前那個貧窮的年代,那都是想想而已。
這也就造成了新出生的一代,他們可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主,所以辛言擔心隻有一個夫子,那肯定是難以壓得住他們的。
所以辛言就跟村長提議說了,讓石家兩姐妹一起管,村長也是知道情況的,同意了,然後報上名去,辛言他們六個人退出,村裡現在也隻有五位夫子。
因為上一批的學生已經畢業了,造娃也不是想造幾個就立馬有幾個的,現在學堂有一百零六個學生。
今年又到春天了,也不知道怎麼,從第一次帶他們去春遊之後,每一年的時候,辛言他們都被那些學生催著喊著想去春遊。
到了現在,也依舊按照慣例,石家兩姐妹和吳寒、王清溪、衛六娘他們,帶著他們去春遊。
辛言默默的站在一旁,因為每一次去,都會被轟炸頭腦,現在不挨了,反倒是有點想念,這個想法真的太可怕了,辛言搖了搖頭。
家中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春耕已經完成,比以前的還要快,這是因為辛言買了新的農具。
那是有點類似於上輩子的可以開著的收割機、種植機,全都是機械,辛言隻需要坐在農具中,操作著機械,唰唰的就可以種下東西。
而來邊雲郡買的那些農具,全都被辛言轉賣了給村裡人了,就連辛言的織布機紡紗機這類,也都鳥槍換鳥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