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昭國這邊大量動用軍隊進行民眾撤離根本就沒有隱瞞其他國家,隻要稍微留意一番便能發現。
畢竟這次行動真的聲勢浩大,一天就撤離了十萬群眾,出動軍隊警力高達上萬。
於是,原本在圍觀的國家忽然懷疑這海嘯預警昭國可能真的確切依據,不然昭國乾什麼要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進行一場撤離。
總不能為了坑他們或者為了一場謊言安排這麼多軍民給他們演戲吧?
越想越覺得有可能是真的。
律瓦盧國的總統馬裡恩決定臨時改變主意,在國家不受海嘯侵襲的範圍內的幾個城市安排了一個大型選舉投票活動。
當然,活動隻是個噱頭,那幾個投票的職位都無足輕重。
因為律瓦盧國家是個靠礦產就能吃飽飯的國家,再加上國民又不多,於是大家都過著有錢有閒的生活。
人一閒起來就愛湊熱鬨,放在哪裡都不意外,所以他們的國民格外熱衷這種活動。
馬裡恩相信這樣一個活動舉辦下去,沿海的居民也都基本會趕去湊熱鬨。
到時候不管海嘯是否來臨,他們都能進能退。
古加普是個議會君主製國家,君主雖然是國家元首,但隻是虛職,因為行政和三軍直接對議會負責。
又因為古加普的領海與昭國南海領海相接,克爾辛為了擁有對付昭國的海上優先權,直接滲入了其議會。
這些人或本身就是克爾辛安排的間諜,或是被威逼利誘上船的,不論過程怎麼樣,但現在議會的成員六成以上都是克爾辛的人。
這種情況下,古加普相當於直接變成克爾辛的另一個屬國。
而國王哈維更是被徹底架空。
雖然他一早就不滿這種議會君主製,想擁有實權,但克爾辛那邊一直在打壓他,他沒有半點可以實現目標的機會。
甚至就連這次,他覺得按照昭國的行事風格,不久前發布的海嘯預警七成可能是真的。
於是他向議會總長諾頓提出建議,不需要和昭國一樣安排撤離,隻要告訴國民這則消息,讓他們自行判斷就可。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請求,諾頓直接否定了他的意見。
甚至眾目睽睽之下沒有給他半分王室應該有的體麵。
哈維忽然很絕望,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製度,這樣的政權軍權擁有者,古加普的國民該如何自處?
他們就隻能永遠低克爾辛一等?
永遠隻能被迫陷入他國鬥爭,淪為棋子炮灰?
他想救他的子民,卻上天入地無門。
誰都知道他隻是國家形象代言人,誰都知道議會是克爾辛的傀儡。
沒有國家願意冒著得罪克爾辛的風險去支持他這個一窮二白的國王。
另一邊的瓦爾科一直對克爾辛聯邦有著迷之自信,於是選擇性無視了昭國這些活動。
倒是安姆拉國首相凱裡有些動搖,於是他聯係上了同在克爾辛陣營但地位比較靠後的律瓦盧。
凱裡致電馬裡恩:“馬裡恩總統,你覺得昭國所謂的群眾轉移究竟是不是真的?他們這次究竟想做些什麼?”
一接到凱裡的電話,馬裡恩險些懷疑自己身邊有安姆拉或者克爾辛的間諜。
不然他上一秒剛下通知,怎麼老大的頭幾號小弟就找他聊起這事。
馬裡恩緊張地在腦海中搜尋凱裡比較能接受的理由,片刻後斟酌道:“我認為他們就是想設計迷惑我們的視線,迷惑聯邦的視線,或許他們借著轉移群眾的名義偷偷轉移了軍隊。”
“不錯,總統先生的想法深得我心,昭國和我安姆拉早有齷齪,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次海嘯到來以後我安姆拉是受災最嚴重的,他們一定是想我們的軍人和居民撤離,他們悄悄派軍隊入駐我們的海洋領土,一定是!”
本來還有一些動搖的凱裡聽到馬裡恩的想法後,頓時又開始懷疑這是昭國的計謀。
“是的,凱裡首相高見!”馬裡恩拍馬道。
凱裡自得一瞬,接著道:“那我們一定不能上昭國的當,這次海嘯預警就是個幌子。”
馬裡恩連連稱是,並和凱裡說自己一定不會信昭國的話。
凱裡掛掉電話後,或許是因為覺得有人陪自己一起,更加堅信那是昭國的計謀,於是對預警完全無視。
畢竟律瓦盧隻是克爾辛聯邦那邊排不上名的小舔狗,而他安姆拉可是頭號小弟,馬裡恩肯定不敢說謊。
八月九日。
清晨四點的東大洋寧靜而美麗,遠處旭日還未從海麵露頭,僅僅有幾片紅霞讓人得以窺見紅日的嬌羞。
萊昂駕駛著他的小漁船和老搭檔埃布爾照常出現在古加普國一個名為多班迪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