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至五月中旬之間,甄嬛越發的得寵,一路晉升,到正五品柔嬪才停下,她還撒嬌弄癡,求玄淩把幽蘭殿的夏良媛、承福殿的木貴人、延禧宮的李才人都移到棠梨宮來,於是,棠梨宮的聖寵越發多了起來,加上原本和甄嬛友好的慎德儀、謙嬪、順嬪,一時間引人側目。
宮裡原本分兩大巨頭,皇後一脈(朱宜修、齊月賓、甘佳慧、李欣育、湯靜言、馮若昭),明妃一脈(苗麗妍、曹琴默、費雲煙、呂盈風、趙仙蕙),其餘各自分散,而乾元十二年的新人入宮後的一兩年內,各自又分兩係,慎德儀脈(劉令嫻、孫妙清、安寧容、史移芸),甄嬛一脈(甄嬛,夏氏,木氏,李氏),其餘各自分散。
後宮的裡皇後獨做大頭的局麵終於被打破,太後卻是樂得其成,不管前朝還是後宮,講究的隻有倆字:“平衡”,原先皇後一係與明妃一係交好,於是後宮之中,皇後做大。雖說皇後是朱氏,但太後還是偏向自己的兒子的,皇後與明妃算成一係,慎德儀和柔嬪一係,其餘宮妃一係,總共三係,所以三足鼎立才是最好。
五月中旬之前,杜良媛杜佩筠晉為正五品嬪,賜號“芸”,木貴人晉為從五品小媛,梁才人晉為正六品貴人,李才人晉為正六品貴人。
到了五月中旬,京都天氣越發炎熱,因京中夏日暑熱,曆代皇帝每年六月前皆幸西京太平行宮避暑,至初秋方回鑾京都。玄淩倒是不怕熱,隻是祖製如此,宮眷親貴又不耐熱的居多,所以一聲吩咐下去,內務府早就布置的妥當。玄淩亦循例率了後妃親貴百官,浩浩蕩蕩的大駕出了京城,駐蹕太平行宮。
太平行宮本是由前朝景宗的“好山園”改建而來,此處依山傍水,景致極佳。到了大周朝,天下太平國富力強,在好山園的舊景上陸續營建亭台館閣,曆經近百年,終成為規模最盛的皇家禦苑。
後宮隨行的除了皇後和有子的嬪妃外,玄淩隻帶了順嬪、謙嬪、柔嬪、芸嬪。
這次西幸避暑,太後嫌興師動眾的麻煩,又道年老之身靜心禮佛不覺畏熱,便依舊留於宮中,所以臨走前,玄淩把寧妃甘佳慧和明妃苗麗妍留在京都,陪伴太後,順便暫時掌管後宮事物,還升了劉令嫻為正四品容華,協助她們。
太平行宮依著歌鹿山山勢而建,山中有園,園中有山,夾雜湖泊、密林,宮苑景致取南北最佳的勝景融於一園,風致大異於紫奧城中。
玄淩選了清涼寧靜的水綠南薰殿作寢殿,朱宜修自然住了儀製可以與之比肩的光風霽月殿。
端夫人齊月賓喜愛清涼的地方,選了雨花閣;景昭儀李欣育喜靜,就選了較遠秋水閣;愨淑儀湯靜言也選了較遠的飛雨館;敬貴嬪馮若昭去了鬆風軒,那裡風光時宜,和康帝姬很喜歡;謹貴嬪曹琴默選了煙爽齋,溫度剛好,對於三歲的和文帝姬來說,比較不會生病;麗婕妤費雲煙選了奢華的慎德堂;欣婕妤呂盈風去了瑤花閣。
順嬪孫妙清喜歡玉潤堂院中一片碧綠竹林,便揀了那裡住;謙嬪安寧容喜歡繁英閣的幽靜,就住下了;柔嬪甄嬛喜歡伊芙軒前的荷塘,就住那兒了;芸嬪杜佩筠選了離水綠南薰殿最近的綠倚軒,心思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