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不單行 道化在前,刑罰在後……(1 / 2)

種花國古人但凡要做什麼大事,必要請出老祖宗,仿佛老祖一出,四海靖服。然而,但凡有個小學文憑的人都知道,做事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王莽托古改製,師古而不適用,身死族滅。鄧綏送歸嬪妃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卻是違背了祖製。

前漢時,漢成帝駕崩,班婕妤自請守帝陵。哀帝駕崩,得勢的政敵將趙飛燕和哀帝傅皇後貶去守皇陵,兩人不願皆飲藥自殺。

至東漢時,就出現諸園貴人一詞,指的就是那些無子被送去守皇陵的嬪妃。

鄧綏的靈光一閃,請出老祖漢文帝的遺詔,堵住了一些公卿百官的嘴。以老祖對抗祖製,堪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縱使反對的大臣也說不出什麼強有力的理由。

先帝去後,鄧綏都是遵照祖製或者按舊例處理事情。如今,打破祖製竟然讓鄧綏的心境豁然開朗。

是的,隻要她堅持,她可以做成任何一件事。鄧綏竟然有了這樣的想法。此時的鄧綏還未意識到,她這種心態叫做“乾綱獨斷”,獨屬於帝王的“乾綱獨斷”。

從參謀到決策,鄧綏邁出重要的一步。先帝留下的影響逐漸退卻,這個天下已經由鄧綏掌控。

鄧綏的心中驀地湧現了一股難以抑製的興奮和……野心。她自幼學的儒家經典,進宮之後更是跟著班昭學習,儒家的克製仿佛鐫刻她的骨頭上。

然而,此時的她竟然有一種放縱的感覺,仿佛一直以來束縛她的東西,突然“啪“地一聲碎了。

鄧綏回過神,對著公卿大臣開始發號施令。第一件事就是下詔“罷祀官不在祀典者”。

前漢末年讖緯大行,到新莽時達到頂峰,光武複漢之後,下令禁絕讖緯,雖有成效,但鬼神之事,無稽之談,在民間頗為流行,甚至在宮中和權貴之中也十分流行。當年陰皇後被廢,就是因為巫蠱之禍。

鄧綏素來不相信這些鬼神之談,也不好淫祀。鬼神難征,淫祀無福,這些東西罷了最好。

第二件事與其說是加恩母族,不如說鞏固自己的權勢。

鄧綏擢鄧騭為車騎將軍,鄧悝接任虎賁中郎將,鄧弘和鄧閶皆為侍中。早已病卒的父親鄧訓也被加恩。

鄧綏的父親鄧訓是一代英豪,曾任護羌校尉,招納安撫諸羌,頗得胡羌信服。鄧綏當皇後之時,漢和帝加封過一次,追諡其為平壽敬侯。

這次的追封並非由鄧綏提起,而是由太傅張禹、太尉徐防和司空陳寵提出,本來陳寵還想拉上兒子陳忠一起,但陳忠認為前朝沒有這樣的例子,不僅自己不願意聯名附奏,還不讓老爹陳寵上奏。

麵對張禹、徐防和陳寵的好意,鄧綏拒絕了,僅僅是為父親添了一些祭拜的禮儀。

“皇上記住陳忠這個人了嗎?”未雨綢繆的江平也不管劉隆懂不懂,打聽了朝事,回去找機會就悄悄將這件事說給劉隆。

“陳忠。”劉隆在心中重複了句,記下這個名字。陳忠,果然名如其人,不阿從權勢,忠心江山社稷。

劉隆不知道的是,這人將來上了一封讓他三觀炸裂的奏表,讓他恨不得把這人提出來痛打一頓。

陳寵壽命將至,一心為兒子的仕途鋪路。不然三公上書,哪裡輪到一個比三百石的司徒掾(音願),結果慘遭逆子拒絕。

司空陳寵不久就去世了,被鄧騭記住了的陳忠丁憂去職,以後若想要起複怕是難嘍。

陳寵出生在世傳律法的一個世家,曾祖父在西漢憑借律令成為尚書。他年少被征辟,掌管天下獄訟,一路坐到延尉,又成司空。

不出意料的話,他的兒子陳忠也會追尋父親的仕途蹤跡,當上延尉,掌管獄訟。

東漢時,知識從師傳轉為家傳,像律法這種專業性的技能被控製在世家大族手中,刑獄類的官職幾乎為他們而設。

除了陳氏外,還有一世傳律法的家族在東漢末年仍保留著巨大影響,潁川郭氏。

潁川郭氏,世傳律法,自東漢起,廷尉七人,侍禦史、正、監、平者甚眾。

司空陳寵去世後,接替陳寵的人是南陽太常卿尹勤,接替太常卿的是有“簡樸寬恕”之稱的魏霸。

劉隆聽得眼睛都快要快冒星星了,這麼多人名,他根本記不住,也不知道江平是怎麼記住的。

反正,他聽來聽去,就總結了一句話,大概就是老爹當官,兒子極大概率也當官,祖祖孫孫占據要津,出身貧寒的大臣他幾乎沒在江平的口中聽過。

哦,對了,自己不是要躺平啃老嗎?想這麼乾什麼?

劉隆趕忙用雙手抱住腦袋,把這些憂愁晃沒了,然後往後一仰,躺在柔軟的床榻上,開始左右翻滾。

江平明明看著小皇帝眼神清明,似乎在認真在記他說的每一句話,結果才說完,人就躺在床上板腳玩。這個場景仿佛在告訴他,剛才的一切都是他的一場夢。

劉隆“忙中抽閒”地瞥了一眼江平茫然的神色,長歎,躺平的我遇到了上進的你,上天對你我都太“殘忍”了呀。

與劉隆的自在閒適不同,鄧綏與她參預朝政的智囊團商議後,頒布了一道詔令,奠定自己以後施政的基調,“道化在前,刑罰在後,將稽中和,廣施慶惠”。①

鄧綏同時大赦天下,並點名將外戚馬氏、竇氏禁錮之人,全部免除處罰。

寫好詔書,班昭笑道:“陛下仁德,想必馬氏和竇氏親眷一定會對陛下感恩戴德。”

鄧綏搖頭道:“朕非施恩圖報之人,隻是……”隻是希望有一天鄧氏也走到馬氏和竇氏的地步,有人能引用今日的故事,稍緩鄧氏窘迫的處境。

“馬氏也就罷了,這竇氏昔年曾密謀造反,先帝念及舊情,隻追究首惡,將其餘之人禁錮。陛下更是寬宏大量,饒恕他們,想必天下人也會明白陛下的誌向。”

鄭眾老成持重,曆經三朝,是協助和帝誅竇氏的得力乾將。他在和帝去後,與蔡倫一起受到鄧綏的倚重,參豫朝政。

鄧綏道:“這些年天災頻發,朕願朝中公卿大臣能夠齊心協力共度難關。”鄧氏兄弟在一旁稱是。

皇帝實在太小了,鄧綏越掌握權利,就越感到緊迫。這種緊迫不是來自於還政的壓力,而是來自於對政權穩固的擔憂。

她現在與不滿周歲的劉隆綁定一起,先帝的十多個皇子都是不滿周歲而夭,劉隆能突破這個限製嗎?

眾人散去後,獨坐的鄧綏想到此處,心中難安,忙叫人把劉隆抱來,想要親自看上一眼,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