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餘汀談戀愛的第一天,我就和家裡攤了牌,好像多瞞一秒都是極大的風險。
媽媽沉默了很久,突然就笑了,她說:“也是,你和你舅舅太像了,喜歡上和餘梔那麼像的餘汀,很正常。”
我和餘汀的關係被公之於眾,沒有嘲弄,沒有諷刺,也沒有反對。
那年,我17歲。
班上有很多“小情侶”,但他們的“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隻有我們不僅沒有分手,反而關係更親密。
高考過後,我和餘汀都考得很好,我們選的大學自然是A大。
我學金融,他學音樂,和當年的黎生餘梔一樣。
我們住在217,餘汀媽媽為餘梔和黎生買下了那間宿舍,十幾年來一直沒有人住,現在卻給了我們。
站在A大前,我突然有些感慨。
或許斯人已逝,時歲境遷。
但A大這片土地會永遠記得,19歲的黎生獨自一人來這裡上學,在這裡遇到了一個如同梔子花般的少年。他們一起度過了一年最快樂幸福的時光。
收拾好東西後,我牽著餘汀在學校裡瞎逛,分明沒有來過,卻覺得無比熟悉。
路過一條兩側種滿白樺樹的大路時,他大概是被我說得不好意思了,甩開我的手,向前跑去。
我本來要向前追他,卻突然停下了。
多年前的場景與現在重合,好像這裡曾經也有這樣兩個人,我腦子一片混亂,脫口喊出了一個名字:“餘梔!”
而餘汀也沒有任何的猶豫,下意識地回頭。
我們兩個都愣住了,呆呆地看了彼此半天,又忍不住一起笑出聲來。
我們究竟隻是黎明餘汀,還是黎生餘梔,誰又說得清楚?
但至少黎生和餘梔那段令人遺憾的故事,在我們這裡可以得到一個圓滿的結局。
我像黎生,我愛的也是一個像梔子花一樣的少年,我們將會共度餘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