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章堂 謝柏送謝莫如回了杜鵑院方……(2 / 2)

千山記 石頭與水 4506 字 10個月前

謝莫如真不明白謝莫憂如何拿這個出來說,閔損焉何不替繼母求情呢?反正父親已知繼母不慈之事。他替繼母求了情,是他的仁義。何況,家裡有繼母所出的三個弟弟,他爹說要休棄繼母,談何容易。怕多是一時之怒,他替繼母求了情,揚了自己的仁義之名,而繼母有前科在,如何還敢有半分對閔損不好。王祥亦是同理,王祥大冬天的去脫了衣裳趴冰麵上,長眼的誰看不到?繼母還要如何?何況,冬天弄魚的法子多了去,也沒人去趴冰麵上弄,繼母想為難王祥是真的,不見得就是讓王祥大冬天趴冰上弄魚,可人們看到了,就得說王祥為繼母賢孝至此,而繼母刻薄至此。

兩家繼母皆毒辣,隻是閔損王祥也不是省油的燈。不然,繼母們刻薄之事如何傳頌千年。而且,謝莫如根本不信王祥這個解衣裳往冰上一臥,冰麵自行融化,魚自發從河裡蹦出來的事兒。王祥又不是神仙。

謝莫如不能說仁義君子不好,便道,“所以,閔損王祥是仁義君子,至賢至孝;而莊公為春秋小霸。”

謝莫憂道,“大姐姐怎麼忘了,二十四孝第一孝便是舜帝孝感於天之事。舜,同樣是帝王之尊,豈不比鄭莊公高貴百倍,卻無莊公之氣量狹小。”

說來二十四孝裡,真有幾篇不錯的故事。聖王舜比閔損王祥都慘,而且,舜遭遇的就不是被繼母虐待這樣簡單的,他家繼母直接想要他的命。反正,不知是不是舜家的風水不好,非但繼母想要舜的命,繼母所出的弟弟象,連舜的親爹瞽叟都是想方設法不擇手段的要弄死舜。結果,舜硬是不跟他們一般見識,後來,舜做了皇帝,還給不計前嫌的給弟弟象封了諸侯。

說到舜孝感於天的故事,先不說舜生活在神仙時代。舜不與象計較是在什麼時間,是舜在未稱王之前。倘舜稱王之前,先把象給哢嚓了,想必便沒有孝感於天的故事,也不會有堯對他的欣賞了。

至於舜稱王之後,象好像也沒有不識趣。倘鄭莊公繼位後,共叔段沒有謀反,難不成鄭莊公還要上趕著去收拾共叔段?哪怕共叔段謀反,莊公也沒要他命。就是武薑,莊公放出“不至黃泉,永不相見”的狠話,結果還是挖下地下道母子相見。不管是為了聲名還是彆的,鄭莊公沒殺母弑弟,較之秦始皇、唐太宗如何?

曆史是最沒有爭論意義的東西,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謝莫如不欲爭執,“是啊,要不怎麼稱舜為聖王呢。”

謝莫憂覺著謝莫如隱諱認輸,唇角一綻,也不再說話。

上午時間過得很快,到下課的時辰,兩姐妹收拾起課業,於華章堂門口分道揚鑣,各回各院。昨日因在鬆柏院用了午餐晚宴,今午,謝太太並無召喚,謝莫如與母親方氏一並用飯。

方氏向來隻用午晚兩餐,她素來寡言,對謝莫如也沒什麼話,對午飯也沒什麼要求,故而,都是謝莫如來安排。春日非但春光好,草長鶯飛的季節,亦有諸多美食。不論是新生的春筍與鮮嫩的薺菜,便是尋常的小青菜在滾水裡燙過,拌以泡軟的紅芋細粉、攤得薄薄切的細細的雞蛋絲,淋以香醋秋油,最後將海米在素油裡稍稍一煸,一並拌入,調以勻味兒,便是一道爽口小菜。

謝莫如享受這樣的春光,方氏臉上看不出喜惡,亦不開口說話。謝莫如盛一碗豆腐火腿菇筍湯放在母親身畔,母女兩個食不言,相當靜謐的用過午飯。方氏起身去服侍杜鵑樹,謝莫如告辭出方氏的正小院兒,回到自己的紫藤小院兒後,捧一盞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茶,於遊廊下紫藤花畔靜靜出神。

謝莫如喝過茶,看書直到下午上課的時辰,提前去華章堂等紀先生。紀先生下午教了琴,謝莫如對音樂毫無天分,僅止於懂譜會彈而已,彈的一手匠氣。相對的,謝莫憂則於琴道頗有天分,彈的琴曲十分動聽,謝莫如也挺喜歡聽謝莫憂叮叮咚咚的彈琴。

謝家女孩兒的課程並不緊張,可以悠悠然然的打發時間。

謝莫如通常隻用早上去鬆柏院請安,下午課時結束便回自己院子或是看書或是玩樂,都可。

因春時已到,冬日的水仙凋零,房間裡的盆栽換成芬芳茉莉,白底青花的青瓷花盆,襯著春天特有的青嫩的枝葉,一捧小小白白的花苞,香氣卻極濃鬱。謝莫如素有閒情逸誌,換了家常衣裳收拾茉莉,不一時,鬆柏院裡小丫環阿芬過來傳話,謝太太叫她過去。

謝莫如隻得重換了襦衣襦裙,重梳了發髻,重簪起珠花,令張嬤嬤安排晚飯,道,“若是我回來的晚,讓母親先用。”便帶著靜薇、紫藤去了。

這世上,閨秀有閨秀的作法,丫環有丫環的作法。

譬如,若傳話是喜事,如昨日謝二叔中了探花,謝太太房裡的大丫環素馨親去華章堂傳喜訊,不必問,丫環便自會報喜。譬如,前日謝太太著人叫她去選首飾,那來傳話的丫環也是臉上帶笑。今日傳話的是阿芬,這個小丫環謝莫如見的不多,也知她是鬆柏院的三等小丫環,初初留頭,一身大丫環穿舊賞下又改過的青衣青裙,話不多,也很老實。如阿芬這樣的小丫環,一般傳話的事是使喚不到她的。

謝莫如不必打聽也知謝太太找她應不是喜事,故,謝莫如也未擺出歡喜的表情來,隻是一幅安然淡淡的神色,邁進鬆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