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尷尬 “是無垢啊……。”李淵……(1 / 2)

紅妝 (蕭小純) 2587 字 9個月前

第九章

大業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淵命劉文靜假造隋煬帝詔書,偽稱要征發太原、西河(今山西汾陽縣)、雁門(今山西代縣北)等地20至50歲男子,集合到涿郡(今河北涿州市),東征高麗,搞得人心慌恐,更加劇了反抗隋朝的情緒。

接著,李淵派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招集到1萬餘人。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淵招兵買馬,準備告發,殺害李淵。李淵、李世民先發製人,偽稱王威、高君雅引突厥兵入寇,在晉陽宮殺死這二人,史稱“晉陽事變”。晉陽宮事變,是李淵集團公開起兵的開始,然後北聯突厥貴族勢力,依靠關隴、河東地主集團的力量,宣稱尊煬帝為太上皇,擁立鎮守長安的代王楊侑為帝,傳檄郡縣,起兵晉陽。

西河郡隋將得知李淵起兵的消息,嬰城拒守。李淵派李建成、李世民率兵攻打西河,並派太原令溫大有參謀軍事。西河郡兵微將寡,郡丞高德儒閉門守城。李世民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共苦,軍隊秋毫無犯,士民非常高興。李建成僅僅用了9天時間便攻下西河,殺死高德儒。李淵命令開倉賑饑,招募士兵,把軍隊分為三軍,李淵為大將軍,李建成封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三軍,李世民封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領右三軍,將軍府、都督府各置官屬,統成了強有力的軍事機構,力量更加壯大。

七月,李淵命李元吉留守太原,親自率軍3萬,在西突厥兵協助下,向長安進發。長安代王楊侑派虎牙郎將宋老生、驍衛大將軍屈突通抵禦李淵。李淵南下逼進霍邑(今山西霍縣),正趕上連雨,軍隊缺乏糧食,李淵、裴寂準備返回太原,李世民哭諫,他說:“現在正是收獲季節,田野到處都是菽穀,何必擔心糧食不夠?如果遇到抵抗就班師撤兵,恐怕將士解體,大勢已去。”李建成支持李世民的主張,也反對退回太原,李淵才同意與隋軍在霍邑交戰。戰鬥開始之前,李淵、李建成在城東列陣,李世民在城南列陣,太原兵初戰不利,李世民從城南率騎兵直衝隋將宋老生陣,從背後夾擊隋軍。李淵與李世民合擊,隋軍腹背受敵,遭到慘敗,宋老生被殺,霍邑被攻克。隨後李淵相繼攻克臨汾郡和絳郡(今山西新絳縣),進逼龍門(今山西河津縣西北),關中勢力最大的一支武裝孫華和馮翊(今陝西大荔縣)太守蕭造投降李淵。

*

大堂內,李淵高高的坐在檀木椅上品了品茗,時不時的用手理了理自己的胡須,底下謀臣們激烈的討論著關於圍攻河東的問題。

“隋將屈突通固守河東,久攻不克。我認為應不惜任何代價攻下河東,然後再進入關中,也正因如此我軍才能順利的打完這一仗。”裴寂說罷,隨即用手指了指河東的方位。

李淵聽而認為說的頗有些道理,然後點點頭沉思。

李世民繞於地圖周圍,仔細在腦海裡分析了河東的地貌特征,然後微微一笑,若有所思對裴寂道:“城甚高峻,不可易攻,若強攻自然會耽誤我軍進攻長安的計劃,我認為兵貴神速,應該直搗關中。”李世民將扇合攏,頂部直對準關中方向。

兩人的意見明顯的衝突,於是義軍內部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裴寂主張先去河東再攻長安,而李世民截然相反,主張先攻長安再取河東。顯然這兩種計劃很難取舍。

李淵跨過台階,仔細的凝視著地圖,卻不知如何是好,兩種意見都有道理,如果不消滅屈突通而直接入關,那麼前麵有長安隋軍,後麵有屈突通援兵,他會腹背受敵;如果疲兵圍攻河東,關中隋軍就有充分時間組織有效抵抗,會失去戰機。

奇怪,他們到底在說什麼?我怎麼什麼都聽不懂?

為了聽的更清楚,我不得不把耳朵與門的距離縮的更短,最後演變成了僅僅貼在木門上,一陣冰涼傳遞到了心裡。

大堂內激烈的討論聲一浪高過一浪,雙方的意見舍一不可,如何取材到是讓李淵很是苦腦,強攻不可,那該當如何?

因為想要聽到的更多,卻不料這門沒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