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初夏,正是草豐魚肥的季節,白君臨抬眸仰望著這個晴朗的日子,白雲遮日,即使再猛烈的陽光被雲朵包圍,她也不會覺得那刺眼的陽光有多麼炎熱。
走出自己的房間,她屋外的小院子此時早已是枝繁葉茂,還沒到盛夏,那不大不小的院子裡頭卻已經擺上了消暑的水缸。
那是她用冬日積累的冰雪融化開的水,如此一來免得到夏季再著急忙慌地去填滿水缸,這倒是省下了一堆人力物力。
這主意還是白君臨自己想出來的,自從她想出了一係列生活小妙招,白家的生活越過越精彩。
白家雖不是什麼大戶人家,但日子在這座津南城也是過得滋滋有味,豐富多彩。
白君臨是一個穿書者,她穿進《農家子女要上進》這本書也有八個年頭了。
她現在所處的地方,是這本書中的北晟朝王都南麵的津南城,此地外接海河內接大陸,津南城雖是個小城鎮,但也算是個富饒之地,民風淳樸,風氣純正。
她穿書的原主和她同名同姓,家裡總共有七口人,是津南城中一戶平凡不過的小戶家庭。
這個家最大的是祖父白恩,祖父是一名懸壺濟世的醫生,和白君臨在原來世界的職位一樣,所以白君臨穿來之後也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所學,雖然她在此書中年僅八歲,但也勤奮好學,跟隨這位祖父學了不少東西,全家都誇讚她上進肯學,將來有機會定能繼承祖父的衣缽。
而白君臨的父親是這座城中的一個芝麻小官,雖不出名,但也是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母親宋氏則是勤勞的家庭主婦,家中一切大小事務都有宋氏打理。
每日天一亮,宋氏就會起個大早到市場去買菜,因為隻有最早的集市上才能買到新鮮的食材,新屠宰的紅肉白肉,剛從海裡河裡打撈上來的各種魚蝦,應有儘有。
最後白君臨還有三位親生哥哥,大哥務農,二哥是工匠,三哥熱愛經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每個人都做著自己喜歡的活兒,各自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拚搏,絕不辜負每日時光。
“娘,今日家裡的衛生已經清潔完了,我幫您準備午膳吃的食材吧。”
幼小的白君臨操著一口奶呼呼的童音,實際上她的靈魂卻是一個成熟的人,為了適合這個書中角色,她也儘量掩藏自己的鋒芒,表現得不過於搶眼。
“君臨乖,那你幫母親擇了這些菜葉。”
白君臨不上祖父的醫館前,在家裡都會主動為母親分擔點家務活。
她白皙粉嫩的小手一點點擇著籃筐裡的蔬菜,這些新鮮菜葉都是大哥的地裡種出來的,可比市場上賣得鮮嫩。
白家從來不愁沒有蔬菜吃,因為有在田裡辛勤勞作的大哥,他們一年到頭都有時令蔬果享用,一家子都不擔心缺乏維生素。
“對了,前幾個月種下的野菜應該能摘了,改日到你大哥的地上摘一些回來咱們煲湯喝。”
宋氏將一根根細長的水蔥洗好,再一條條地擺好在扁筐裡,笑著說道。
“那我們什麼時候去啊?”
“嗯……不如就等你爹下次休沐吧,我們一起去。”
“好耶!”
白君臨笑起來露出一角可愛的虎牙,在城裡待著久了,偶爾到田裡去乾乾農活也不錯,她最喜歡到大哥的田野去了,那裡的空氣可比城裡舒服得多。
午膳時分,宋氏燒好飯菜,等白君臨吃好後,宋氏都會裝好一份飯菜,讓白君臨送去給祖父。
此後白君臨也順帶地在醫館裡和祖父學習,直到傍晚時分,白君臨才會和祖父一同回家。
在祖父的寶生堂裡,白君臨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她曾經也是醫學生,所以上手這些醫學知識非常快。
祖父認為這是隔代相傳,終於有人能繼承他的衣缽了。
醫館無人的時候,祖父就會教授白君臨一些藥理知識,她結合了自己曾經所學,一點就通,祖父感歎她是神童降世。
不止是祖父,連鄰裡受過她幫助的人都認為她就是學醫的料,無不稱讚。
若是遇到醫館忙碌的時候,白君臨就隨身緊跟祖父,祖父如同是主治醫,而她就是在旁幫忙的助理,祖孫兩人配合得極為默契。
“白大夫啊,你瞧瞧你多幸福啊,兒孫滿堂不說,你這小孫女更是厲害,八歲就來幫你坐堂了,真是了不起啊!”
“可不是嗎?這麼小就有出息,將來鐵定不一般。”
“白家的孩子都精明能乾,連小孫女都這般勤快,還是白老你有福氣啊!”
街坊鄰裡的誇讚每天都準時放送,白祖父臉上的笑容也沒有閒著,和藹可親地回複著捧場的街坊鄰居。
“那都是大家給麵子,這孩子還小,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現在就這麼誇她,可彆把她誇壞了喲。”
相同的話語每日都在說,白君臨端正地站在祖父身旁,手裡抱著祖父的藥箱,粉嘟嘟的小臉蛋紅光燦爛,靜靜聽著大人們的對話。
大人說話小孩不能插嘴,這是作為小孩的基本教養之一。
所以白君臨在這種時候就會扮演乖孫女和好助手的角色,不給祖父添麻煩。
“君臨啊,今日爺爺的摸骨點穴你看懂了嗎?”
“看懂了。”
“那好,下次就換你來試試。”
“我?可以嗎?”
“當然可以,你雖隻有八歲,但爺爺相信你,你的本事爺爺可都是看在眼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