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不餒 如題(1 / 2)

七星彩 明月璫 4230 字 10個月前

現如今天下承平已久,吃穿住行越來越講究,越來越精致,而權利與財富也越來越集中,整個官僚勳貴階層也越來越腐朽,仿佛不高人一等就顯不出他們的與眾不同。是以處處要講求個尊卑和序位,也因此他們自己的圈子也越來越細化,似乎不如此就無可昭彰他們的權位。

但實際上紀澄心裡很明白,即使她不和齊華走在一起,彆人也不會高看她兩眼的,而她甚至連齊華都比不上。如今她能和李卉搭上話,這也是全靠了沈芫的麵子。

一時客人差不多也到齊了,沈芫和沈蕁便開始張羅著請了姑娘們一同去東湖邊上的柳葉館玩耍。

這雅集雅集,自然得有一個雅字,或吟詩作對,或潑墨揮毫,總得留下點兒值得人互相讚道的東西來,方不負了如此百花爭豔的時光。

此時日頭已經有些大了,恰柳葉館周圍濃蔭匝地,柳綠竹青,篩過的陽光再灑進來,隻餘碎金之美,而無烈日之炙,十分清爽。

館內向湖的一麵兒窗扇已經全部卸下,另外三麵也彆有意境。從紀澄這個角度望出去,西麵是一副萬株修篁圖,北麵是一副深山秀嶺之圖,南邊兒則是姹紫嫣紅之景,館內足可稱得上是移步換景了。

難怪沈芫要將宴集之處選在這裡。

紀澄這段時日跟著沈芫學了不少東西,這才知道舉辦一場雅集得花費多少心血,又得有多少巧思在裡頭。且很多心思都是用在看不見的地方的,每一處都要務求周到細致,否則就會落人口舌。

紀澄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也算是偷師了。

凡進館中的姑娘,入門前自在小丫頭手中捧的盤子裡揀一朵鮮花戴上,美其名曰“簪花宴”。

實則簪花另有妙用,選牡丹的那是以文會友,選素馨花串那是以琴會友,選山茶花那是因景成畫。

至於如何得知這些花的寓意的,端看那捧花丫頭的裝束就知道,譬如那捧牡丹花的丫頭,穿的是一件兒素地繡詩詞的衣裳,那捧素馨花串兒的丫頭就是個琴童打扮,身後背著琴囊。總之都是有暗示的,端看你能否雅知其意了。若是不解其意,鬨出笑話來,足夠這些姑娘笑話半年的,羞也羞死你了。

紀澄算是又學到一招,那所謂的“雅”字,就是不能宣諸於口,凡事都要講求含蓄,須得你費點兒心想一想才行,此乃所謂雅致也。

紀澄真有點兒想念在晉地的日子,那裡毗鄰北胡,風氣要開放許多,人也爽快許多,沒有這麼多虛頭巴腦的事情。

可是自古魚與熊掌就實難兼得。

紀澄略微思索,便揀了一朵白中帶綠的山茶花簪上,她素來頭上很少戴東西,便是今日也不過插了一柄玉梳而已。這會兒簪上山茶花,倒是彆添了一絲嫵媚。仿佛空濛山色裡忽然日驅雲散,透出霞光點點。

蘇筠無意間掃過紀澄,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平日裡大家都誇她好顏色,蘇筠自己攬鏡自照,也覺得能勝出自己的實在少見,便是那日初見紀澄,也隻承認彼此不過伯仲。

到今日蘇筠才不得不承認,紀澄平日是藏拙了,她若是下心打扮,隻怕那戲本子裡唱的傾國傾城之色便是她那般模樣了。

隻可惜顏色生得再好又如何?於女子來說好顏色不過是錦上添花,可若你自己不過一匹粗布,那花繡得再漂亮,了不起也就是一匹好看的粗布而已。

不然且看李卉,說實話李卉在一眾姑娘裡算是生得極平常的,大方臉,厚嘴唇,但到她十二、三歲開始說親的時候,李家的門檻都差點兒沒被說媒的給踩斷了。挑挑揀揀的十五歲才定下親事,這廂忠武侯還舍不得她出嫁,說是要留到十八歲時才讓她嫁人。

紀澄同蘇筠的看法出奇的相同,隻是她自身所能利用的優勢實在太少,也隻能自我安慰有顏色總比沒顏色好。

至於今日雅集給大家一展才華的機會,紀澄其實還沒想好如何應對。作詩她也會,但算不得特彆擅長,何況這裡頭沈芫和蘇筠都有較高的造詣。

紀澄本也可以選擇當綠葉承托一下紅花的,可是臨到頭來她忽然改變了主意。她的心已經開始不平靜,今日所見實在讓她感觸良多,而她也的確沒有韜光養晦的資格。

韜光養晦,首先你也得有光才行。

紀澄原先料想得還是太樂觀了,畢竟有紀蘭的傳奇在前,可惜世易時移,好多事情已經不複從前。

而才來京師不久的紀澄,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京師這些貴媛嬌女對她們這些圈外人根深蒂固的排斥了。

而且紀蘭也沒能為紀澄開一個好頭,雖然已經過了將近二十年,紀蘭自己也依然是磕磕絆絆,如履薄冰的。

隻是紀家一貫的家風都是悶聲發大財,晉商頗多,紀家在裡頭實在算不得很出名的,但是紀澄最是清楚底細,她估算著紀家如今的財力,不說雄踞晉西,但至少可以列入前三。若非她家一直藏拙,隻怕早就被人當做肥肉銜在嘴裡了,當初祝家的事情也可看做是投石問路。若非紀蘭在京師的某些做法有些招搖,紀家想必還能更低調。

基於紀家這種家風,和紀澄從小養成的習慣,要讓她突然去爭取所有人的目光,站到最頂頭,她還真有些不太習慣,因為她太明白站在頂端的風險和所受的非議了。

不過紀澄又覺得自己這想法有點兒可笑,京師貴女當中才華橫溢的頗眾,便是她有心爭先,也未必能在裡麵脫穎而出,倒是她自己著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