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蒲子銘是個很細致的人,用……(2 / 2)

來自內科規培基地(腎內科)的山令慧(女),分到了1組。

來自康複科基地的胡姣(女),分到了1組。

來自麻醉科規培基地的尤馨(女),分到了3組。

來自內科規培基地(消化內科)的杜磊(男),分到了2組。

“好。”戚彤雯將他們的名字和樣貌一一對應記住,繼續說:“我們收治的疾病大概就是這幾種,主要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手術做的最多的也是冠脈造影介入,餘下的就是起搏器植入和PFO封堵。”

“所有的心內科病人入院時必須完成心電圖和心超檢查……”

“我們這邊最重要的一條紀律……”戚彤雯環視四周:“是不能忽略病人主訴,每天上班、踏入病區的第一件事,是去床旁看病人。”

“寫病史不是最重要的,文書工作誰都能做。作為一個醫生,管好你的病人才是最重要的。”

看著他們似懂非懂的眼神,戚彤雯知道他們並沒有真正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因為她那個時候也是這樣的,覺得上級老師太囉嗦,以及覺得……規培生不就是來做文書工作嗎?

“杜磊。”戚彤雯看向那個男生:“你今年是第三年?以前也來過我們科?”

“是的。”

按照內科基地的要求,每年都要在心內科輪轉一個月。

“剩下的都是一年級的同學了。”戚彤雯打開病曆係統:“你們現在都開通了工號密碼嗎?按照醫院的最新規定,現在都要用自己的工號寫病曆,交由上級醫師審核……病人出院時,要把出院小結交給他們,在病人出院的三天內要整理完病史。”

戚彤雯說:“其實我們科的病史沒有其他內科那麼嚴格……”她開了個玩笑來緩和氣氛:“大家放輕鬆,不用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這其中,以來自麻醉科基地的尤馨最緊張,她隻寫過麻醉科文書,沒有寫過病史(見習、實習時的那些病史不算)。

她是學碩畢業來規培的,臨床於她而言遙遠得就像上個世紀的事情。心內科也是她出科輪轉後的第一個科室,她既興奮又害怕犯錯。

不過這位溫柔的女帶教老師多少讓她鬆了口氣:唔,感覺很年輕很親切,和她從前在內科見過的那些尖酸刻薄的“巫婆巫公”一點不一樣。

“早。”

一位年紀稍長的女醫生走過,和戚彤雯打招呼:“小雯啊,你在教你們組的小朋友寫病史嗎?也順便教一教這個月分到我們組的小朋友吧。”

戚彤雯笑著回答道:“我都一起教了。”

女醫生豎起大拇指:“還好有你。”

女醫生隻是短暫地進來了一下,很快又消失不見,尤馨不免有些奇怪,現在也快到上班時間,怎麼辦公室裡一直沒見其他上級醫師?

這時戚彤雯解答了她的疑惑:“我們科室通常是七點鐘交班,交班結束之後各組查各組的房,除了大查房的時候是一起,其他時候都是分開來的。具體查房時間看你們組裡的上級老師,一般是吃個早飯之後開始查房。”

尤馨懂了,原來他們到的時候已經錯過了交班時間,所以現在老師們都在休息室吃早飯,等到查房的時候才會過來。

可是……他們需要參加上級老師的交班嗎?

尤馨不懂這個,她偷偷問了旁邊內科基地的同學。

山令慧說:“他們大的交大的班……”她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尤馨:“我們小的交小的班。大家各自對接好,就行了。而且現在有電子交班手冊……”

她又悄悄說了一句:“西院區的心內科沒有那麼嚴,老師們人都蠻好的,你在三組,三組比較輕鬆,應該也是照顧你。”

辦公室開始陸陸續續進人,戚彤雯將這些規培生和實習生分給相應的組和帶教老師,“我今天要和你們講的就這些了,之後有什麼不懂,要及時和帶教老師提出來,希望大家都能在心內科收獲滿滿。”

早上很快便變得忙碌起來,今天是周一,每逢周一周三周五是1組和2組的手術日。3組的手術日在周二和周四。

戚彤雯帶走了分到1組的小朋友,內科基地的山令慧和臨五的蔡嘉德。

正好急診的病人做完手術被推到了CCU,戚彤雯帶著兩個小朋友把病人收了進來,教他們如何開住院醫囑:“這是一個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你們看,這是他術前的心電圖,術後前三天每天都要給他複一個心電圖,你們可以觀察他術後心電圖的一個變化……”

這個病人最後被山令慧收下,因為蔡嘉德是實習生,所以戚彤雯暫時沒讓他管床,隻是讓他跟在山令慧後麵打打雜。

一個匆忙的上午就這樣過去,現在到了午休時間。大家從食堂打飯上來,一邊吃飯一邊閒聊。

尤馨已經被病史係統弄得焦頭爛額,偏偏她的上級老師就對病史的要求極為嚴格,她在麻醉科的同學小群裡吐槽:“不是說3組很輕鬆嗎?我怎麼一點也沒覺得……”

她轉頭看見遊刃有餘的山令慧,羨慕道:“戚老師對你真好,感覺她好溫柔啊。”

尤馨降低聲音道:“她看上去也好年輕,已經做住院總了嗎?”

這時,規培三年級生杜磊插了一句:“戚彤雯是八年製,她和我是同一級的規培。”

“啊?”尤馨很想問,又默默地把問題吞了回去。

杜磊說:“八年製拿的是專博學位,通過海都市的減免考試可以減三年規培為兩年。但是現在的減免考試通過率很低了,戚彤雯是我們這一期規培生中唯二兩個通過的。”

“所以戚老師是去年結業的。”尤馨不由得道:“好厲害,怪不得她看上去這麼年輕……八年製……那她現在也就二十七八歲左右。”

“那師兄你也是八年製嗎?”

杜磊搖頭,道:“我是傳統路線讀過來的。我老板在這裡。”所以也留在這裡規培。

“戚老師當年的海都市公共科目考試也是全市第一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