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探勝 方得世真(1 / 2)

翻雲橋上的諸位不清楚胡知此事的始末,隻覺得聞人晏這多問的一嘴是又是在挑釁。

他不說刀客,不說棍客,不說旁的其他什麼俠客,非要說什麼“天下第一劍客”。飲雪劍莊以劍名見長,特地提及劍名,定是聞人晏在嘲弄殷尋,譏諷他們飲雪劍莊在劍道之上徒有虛名,挑釁說殷尋定沒有那個能耐去奪得頭籌。

眾人習以為常地給聞人晏的行徑找好了理由,

在場有許多官家小姐,也有許多高門子弟,曾經明裡暗裡都心喜過聞人晏……那張臉。耳朵剛被狠狠地摧殘過,又倏忽聽到這一消息,一時間都有些棍棒敲過後被賞糖的恍惚,還隱約有些期待。

雖然聞人晏往日瞎話沒少說,但能在這麼一個場合放話出來,少說也該有五成能作數……不少人偷覷著座上聞人晏,在心中暗自想道。

當然,武林人士更注重的還是聞人晏口中所說的,他在橋市上拍得的所有東西這個彩頭。去武林大會,原本隻是賺名聲的事,現在變成了名聲、寶物雙豐收,這怎麼都是件好消息,自然而然地也就更加關注聞人晏會在橋市上拍得什麼。

或許是因為三年前的摘星橋市上險些被人奪去拍品,摘星閣這回對畫舫的構造進行了改造,有如一個中空的戲台,讓客人們圍坐其上,四方都設有類似於角樓的高台,但凡有人想染指中央的拍品,就可能會被高台上的弩箭給瞬間射穿心肺。可以說是費了不少心思。

一陣鑼鼓喧天而起,昭告著摘星橋市正式開始。應著鑼聲,就算是未能登上畫舫的人潮,要紛紛依靠在翻雲橋邊上朝著各畫舫的中央望去,隻希望在畫舫駛出去之前,能一睹各色瑰麗奇絕的寶物。

聞人晏對拍賣本身其實沒有多大的興趣,摘星橋市的拍品提前有列好一個冊子,附在請帖之上。他隻需等到了要買的拍品,擺手競價,然後讓楊幼棠上前去付錢,就可以了。大都是品質稍好武功秘笈,與神兵利器,幾乎是由柳晴嵐提前敲定好的,但也有幾件是聞人晏看著順眼臨時加上去的。

他想,反正阿尋的劍法天下一絕,這些東西到最後都是要送給阿尋的,多點也無妨。

同時,心裡開始盤算起,等到橋市結束,他去找殷尋說點什麼,做點什麼,仔細地在腦中提前譜演好他與殷尋相處的每一步。

雖然這些譜演到最後,大都會付之東流。真等他湊到殷尋跟前,一般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殷尋在畫舫對岸,看著也對橋市上的物件不感興趣,隻靜坐在座上凝神沉思。

聞人晏數不清自己見過多少殷尋的這個樣子,或是看雪,或是看桂枝,或是看江岸,令人看著覺得他是冷淡清淨,但落在聞人晏眼中,卻覺得殷尋這個樣子就是在發呆。

不久前聞人晏耐不住性子,好奇問過殷尋,問他看著這些個東西的時候到底是在想些什麼。

當時殷尋的回答是說:“觀萬物變。”

“不是你說的嗎?”當時殷尋淺笑著望向聞人晏:“我名‘尋’,有‘尋幽探勝’的意味在,取自‘尋幽殊未歇,愛此春光發’[1],意在字表,為尋訪名勝幽境之意。先生在月前提前為我取字‘世真’,也說尋幽探勝,方得世真。”

“但我……”殷尋說著搖了搖頭,隻繼續道:“不去踏山海,便想能靜察萬物變,也能尋得世真。”

殷尋口中的先生,自然是飲雪劍莊內那位教他劍法的沈老先生。

他與聞人晏年歲隻差了幾個月,聞人晏年至弱冠,殷尋自然也是。但殷夢槐向來隻在管控殷尋出行方麵會對殷尋稍加重視,平時莊內中秋宴都不會主動叫上殷尋,現下也想不起來給殷尋取字,更彆說像聞人晏這樣在宗廟內好好地辦一場及冠禮,所以這取字的活計,就落到了殷尋的恩師頭上。

想起殷尋的這個回答,聞人晏無可奈何地喃喃道:“這麼探,可真是耍滑頭。”

而後看見台中央一件拍品,聞人晏心念一起,手點了點一旁坐著的蘇向蝶,又指向台中央,湊過去小聲說道:“師妹,替我買點東西,回頭還你錢。”

他放了話說要把自己拍得的東西都作為武林大會的彩頭,此時想要什麼,就不能自己付賬了。

台中央的是一盞燈,由天工大能所造,點燃燭火,輕敲燈蓋,裡頭的就會轉動機關,內裡的剪板就會隨之變換形狀,映出不同的皮影戲來。總而言之,就是一件做工很是不錯的玩具。

“你要這作甚?”蘇向蝶疑惑道。

“當然是送給阿尋玩呀。”聞人晏理所當然道:“你看這燈內皮影,有山有水有世情,萬物縮影其中,多有趣。”

說著,聞人晏瞄了眼阿尋望江沉思的模樣,輕歎一口氣,自顧自道:“阿尋太神仙了,總是神遊太虛之外,能飄忽到九霄雲天,有時我就會害怕,怕不把這繁華世間擺在他麵前,讓他多看兩眼,他就會趁我一不留神,羽化登仙到我看不見的地方。”

聞人晏嘴門上總像是沒上鎖一樣,但讓他這麼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剖白,卻非常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