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要正式實裝的劇情,所以我給了他們一些提示……”風染解釋道。
“們?”林息曉著重強調了這個細節,“如果是這樣的話,頌者同學是否過於小題大做了呢?畢竟是同一個題材的命題創作,如果你為他們提供了相同的命題和素材的話,提案內容有相似之處也不足為奇。”
風染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錯誤估計了一些事。
“不……我也記不清了,可能隻告訴了遊俠……您沒有告訴頌者關於新服的事情嗎?”
林息曉微笑,“我沒說。”
風染和遊俠快速地交換了一個眼神,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敢置信。
“可是,你們不是校友嗎?”遊俠脫口而出。
他們不是校友,而且交情不淺嗎?不然一個新入職的新人怎麼會和製作人坐在一起辦公呢?風染姐說過,伊甸旁邊的那個位置從她入職起都沒有人坐過,如果有,那也是和伊甸最早一起創業的那幫人,那些沒有成為巴彆塔管理層的人,現在大多都被其他遊戲公司挖走了。
風染姐都特地把南美服的消息給他了,伊甸怎麼會沒告訴頌者?
難道……那個策劃案,從選題到具體情節真的完全是頌者自己想的?
“看來項目組裡的八卦傳得挺快。”林息曉雙手交疊,整個人微微往後靠,“我和路濃確實是高中校友,不過,美術組裡大約有三分之一都是我的大學校友,難不成我都要優待一遍?”
“不,我沒有說製作人有偏私的意思……”遊俠自知失言,趕緊擺手解釋道。
“上次開會的時候我就強調過,我們和南美方的運營還在接洽中,成功與否尚未可知。還沒有確定的消息,卻提前告訴組員,萬一發生變數,在項目組會產生非常負麵的影響。”
林息曉的話令路濃心驚,原來他在會議室門口聽到的對話還有這一層意思。這麼看來,倒是風染和遊俠兩人的關係並不簡單,所以自動把他和林息曉也帶入了那樣的關係,覺得林息曉對他的策劃案選題有助力,因此才敢做出抄襲這麼明目張膽的事情——一個命題寫作,能有多大的區彆呢?
大概連風染也沒想到的是,路濃真的恰好保存了完備的證據,證明那些關鍵劇情都是自己原創的。
種種細節表明,在第一天入職的時候,他被隔離在文案組工位之外可能也不完全是“恰好座位滿了”那麼簡單。
林息曉就坐在他左手邊的位置,路濃卻不敢和他有過多的眼神接觸,以免真的被認為他們之間有什麼裙帶關係。
而林息曉恰到好處的出現,切實地為路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從林息曉的發言來看,他顯然並不是恰好剛來,而是在門口聽了好一會他們三人的對話,而在這個時機進來,不僅幫他理清了被莫名孤立的原因,也肯定了他方案的原創性和創新性。
“這件事是我的疏漏。”風染直截了當的承認錯誤,再和稀泥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好處,“能夠自主設計出這樣的方案,足以證明頌者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
“不錯,這也是我對路濃的評價。此外,在仔細閱讀過兩份提案之後,我想向你要一個權限,風染。”
“權限?”
“對,我想要這次策劃案的決策權。“
話說到這個份上,風染已經明白了林息曉的想法,她半閉著眼睛,“您完全有決定的權力,但是在這之前,我需要一個理由,一個證明您的選擇更優的理由。”
“當然。”林息曉點頭,“顯然我們在這方麵有一定的分歧,這從來不是一個新問題,不是嗎?”
林息曉和風染的對話開始打啞謎,這讓路濃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們之間是有什麼矛盾嗎?
不過,作為《天堂執行人2》的開服老玩家,從他們的對話中,以及玩家社群中流傳的信息中,大概能得出一些些模糊的猜測。
《天堂執行人2》作為天堂係列的正統續作,本身就自帶流量和話題性。世界觀大體沿用一代的設定,在剛開服的時候劇情是大受好評的,再加上新穎的玩法,潮流的美術風格,一時成為國內的爆款遊戲。但是在幾個章節的主線劇情之後,玩家對劇情的評價卻急轉直下。
雖然主線故事的發展仍然與前幾章的伏筆相對應,但是劇情表現卻差強人意。
在主流遊戲論壇中流行最初的文案組換血的傳言,後來的文案組隻是按照初代文案組留下的劇情大綱依葫蘆畫瓢罷了,劇情執著於傳遞主流價值觀,對玩家進行說教,卻缺乏故事的本質屬性——好看。
鑒於開服的巨大熱度和穩定發揮的美術,劇情的缺憾倒是沒有特彆影響巴彆塔的財報,有的隻是一些角色的真愛黨的不滿和零碎的負麵評價,而對於把劇情完全skip的玩法黨來說更是無傷大雅。
林息曉:“在解釋之前,我想知道你們對於一個問題的答案。”
“我……我也要回答嗎?”遊俠對林息曉突然轉換問題有點猝不及防。
“嗯,關於這個問題,我想知道你們三位文案策劃的回答。”
風染抬眼,似乎也對林息曉的不按常理出牌而感到驚訝,“什麼問題?”
“你們都有豐富的遊戲經曆,那麼,在你們認為RPG劇情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非常不好回答。如果把這個問題拿去問玩家,大概會收獲五花八門的答案,而對於遊戲策劃來說,卻需要給出一個富有代表性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將貫穿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策劃們需要知道,在他們的創造過程中,要致力於讓玩家體驗到的核心點究竟是什麼。
遊俠沒有思考太久,就給出了答案,仿佛一名優等生麵對高校的招生官,“當然是劇情的深度,要傳遞好的價值觀,要有深刻的立意。這樣才能給玩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說有文化輸出的可能性,以此獲得更大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