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降生 夏大海勉強算村子裡在那個……(1 / 2)

三世同堂 璋公子 2717 字 2024-03-26

夏大海勉強算村子裡在那個年代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人。

王秀芝嫁過來的第二年,夏大海就沒再伺候人賣苦力掙錢了。批發市場做過運輸的經曆,夏大海積累了一些人脈和資源,成家後的他第一時間就在原批發市場周邊的一個農貿市場裡找了一個位置不錯的攤位,做蔬菜的零售,通俗點說就是賣菜的。他原本的想法是做批發,至少不會像零售那般麻煩。隻是動輒需要投入十幾二十萬的資金屬實有點強人所難,結合現實出發,還是支個小攤更實際些。

那是他們夫妻倆的第一份事業,攤子不大,一個櫃麵不過四五個平方。好在兩人能吃苦,人也實在,得到了不少零散客戶的認可。不到半年的時間,原先的一個櫃麵就擴大到了三個。那段時間,每到淩晨兩三點的時候,夏大海就會從家裡出發去批發市場進貨,等回到農貿市場的時候,王秀芝也該從出租屋過來了。市場上人流最大的早上,兩人總忙的不亦樂乎。等最忙的時間段過去,夏大海就會騎著那輛從街口淘來的二手載重電瓶車穿梭過擁擠的街道給飯館的一些主顧送菜。大都是一些開小飯店的客戶,基本都在方圓幾公裡範圍之內,那些客源都是夫妻倆經過好幾個月的積累攢下的資源。期間也有不少開大飯店的老板問詢過,他們卻以不太敢考慮回絕了,主要原因是一個月才結一次貨款的回款周期,風險實在太大,萬一對方跑路,追不回來損失,小打小鬨,起碼安心不少。

自王秀芝有了孕吐反應後,夏大海就不太敢讓妻子做重活了,平日裡除非他送貨不在,隻要他在攤位上,王秀芝基本不用挪身子,收錢找零就可以了。每次王秀芝起身給客戶配貨,他都會嗬斥幾句,相鄰攤位上賣菜的攤主們每到那個時候都會調侃幾句夏大海的護犢子行為。時間久了,王秀芝也看不下去,自己又不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沒那麼嬌生慣養,大可不必那般尊貴。

王秀芝確實也算個實受人,直到生孩子的前一個禮拜,還在攤位上忙碌。最後還是旁邊賣肉的嬸子看不下去才開口說了話。

“秀芝,該回家準備了,畢竟是第一胎,好生養幾天。”

夏大海也順著嬸子的口吻對身邊自己的女人說道:“早說她了,不聽,非要拖。”

“可不敢拖,不能大意,第一胎呀。”

“嗯,是咧,明天就安排人接回去,不能由她來咧。”

聽到不少過來人的說教,王秀芝也就沒再反駁,她也掐著日子呢,要不是想替自己男人多分擔幾日,早想當甩手掌櫃了。

夏大海安排村裡黑車來接的同時,也提前知會了嶽母到村子裡伺候,再好的護工也比不上自個兒的親媽。夏老漢收到消息後也提前買好了老母雞,飼養在牛圈邊的雞窩裡,一天一隻,就算超了預產期也準備好了富裕的量。掐算好日子的那幾天,家裡的幾乎所有人都時刻準備著隨時動起來。

九十年代的人生娃不比現在,要提前去醫院占個床位,產房就是家裡的那張火炕,簡單的把窗戶拿張簾子遮起來不受風吹就算安排妥當了。

一切都準備到位後的一個下午,王秀芝的肚子終於來了反應,一股陣痛感從腹部襲來,她緊忙跟身旁的老母親彙報情況,此時的老太太正在炕沿上盤著腿給外孫一針一線的縫尿片呢。

“媽,俺好像要生咧。”

王母看著女兒明顯的痛苦,緊忙呼喊門外飼養牲口的親家:“親家,親家,秀芝要生咧。親家......”

夏老漢聽到親家母的喊叫聲,也顧不得往牛槽裡上料,緊忙喚二兒子去鄉衛生院請大夫過來。

夏小海聽完父親的交代後,火急火燎的就騎著家裡那輛嘉陵牌摩托車往鄉裡的衛生院趕去。到了衛生院的大門,把車隨意的一放,就緊跑著去了裡麵的診室。

“快,俺嫂子要生咧,有沒有醫生。”

門廳裡一個白袍子大夫一看情況就知道已經到了十萬火急的地步,快步引著夏小海往醫生辦公室走去,一路還問了好些專業的問題,夏小海哪裡懂那些,隻知道要快。

鄉衛生院的大夫收拾好該準備的工具就坐上了夏小海的摩托車,車子轟鳴的跑過鄉裡的街道,車速太快不由引起了路邊不少人的咒罵,等過完嘴癮後看到後座上的白袍子大夫眾人頓時又覺得摩托車或許還可以騎的再快點,半點沒有了剛才的刻薄。鄉衛生院離新莊不遠,一個來回也沒有超過二十分鐘。

等把醫生接到,王秀芝羊水已經破了,夏老漢已經提前招呼好村裡有經驗的幾個女人過來幫忙,熱水和燙過的毛巾也準備好了。等大夫上手的時候,基本不用費多大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