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個兒孫子,說甚操心,受著就是咧。”
和老師道了再見,夏老漢拉著孫女兒夏貝貝的手就帶著往家的方向走去,對那個小不點兒是一臉的溺愛。不一會,孫子夏天也出了校門,老頭兒就左右兩邊兒,一邊兒牽著一個活獸。村子裡路過看到這一幕的人們都會說幾句好聽的話逗老頭兒開心。夏老漢平日裡與人為善,人緣兒素來不錯,平日鄉民們見了對他都挺熱情。聽來人這麼說,佝僂了的夏老頭兒就笑著更開心了。
爺孫三一進屋,夏老太就跟老頭兒發了脾氣:“送個人,咋一去就一個上午,院兒裡的牲口都不顧咧。”
夏天已經習慣了老太太的刻薄,放下書包也不多說話,拿出老師布置的作業就寫了起來。老頭兒也吃慣了癟,蹲在屋簷下抽起了煙,算是釋放下一整個上午的精神壓力。隻有夏貝貝個沒良心的聽不出好賴話,顛顛兒的湊到老太太麵前。
“奶,貝貝餓了。”
都說同性相斥,隔了輩兒的爺孫倆卻是例外,夏老太一看見孫女兒那張肉嘟嘟的小臉兒,臉上的褶子都得皺的多出幾道痕跡,“貝貝餓咧,飯就好咧,乖乖等著,哈。”
前腳剛笑過,轉身就又變了一副嘴臉,“回來咧連口氣兒都不出,餓球死你們爺孫倆。”
夏天聽了這話,還是一臉的淡然,夏老漢也早習慣了老太太的尖酸,靜靜的聽著對方的嘮叨。夏門中的男人們好似都薄情寡義,夏老太說什麼也不抗拒,但也不搭理。某一天,或某一個瞬間,夏天好似能理解為什麼大姑比爸爸二叔看著更和老太太親了,大概率是因為那個老太太對家裡的男人和女人永遠是兩個極端的態度,後來的好些日子,他都能明顯的感到老太太的偏心。有好幾次他都和妹妹聊過覺得奶奶怎麼樣,夏貝貝則會說一句,“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奶奶了。”看妹妹這個態度,夏天也隻好不再跟妹妹說老太太的壞話,更多的時候都是一筆帶過,身無同感,當然不能感同身受,自然也沒必要同仇敵愾。
他一直以為妹妹思維太單純,看人沒自己準,直到夏貝貝時常從兜兒裡掏出一些零嘴兒給他吃,他才明白了老太太親孫女兒親過他這個孫子的事實。
夏大海倆口子關心女兒好似也比兒子多些,平日裡家裡沒什麼事兒兩口子基本上不回來。夏貝貝被送回來的那一年他們回來過的次數就不下三次,每次回來都是住一晚,然後第二天再走,每次回來都會給孩子們帶回不少零碎吃食,至於回來乾什麼,好似隻是單純的想孩子了,沒其他勾當。可夏天被寄養後的那幾年倆人回來的也不勤啊,越想這些,夏天就越覺得父母偏心,越覺得父母偏心,夏天就越不喜歡那個好像人人都喜歡的妹妹了。有好幾次,放學後他都不會等夏貝貝,要不出去和那群小夥伴們耍,要不就是提前回家。夏老漢問起的時候他都會說一句,“又丟不了,俺才不等她呢。”
夏大海兩口子看過孩子後去省城謀生活的前幾次夏天還會哄哄妹妹,說爸爸媽媽是出去掙錢了,妹妹好好學習的話下次回來就會多呆幾天之類的。後來,爸爸媽媽又一聲不吭的離開,夏天也就沒再昧著良心說胡話了,而是跟妹妹說爸爸媽媽不要她了,自個兒出去快活了,她要再哭就把她扔到山裡喂狼去,聽哥哥這麼說,夏貝貝哭的就更凶了,看到妹妹哭得凶,夏天卻沒有一絲負罪感,心裡隻覺得一陣暗爽,看妹妹不開心他就開心,最好她能一直不開心,那種病態的思想會持續好些時日,等那種快感逐漸消失後他則又會作出一些事端欺負到妹妹哭出聲,再繼續暗爽一些時日。
好幾次夏貝貝嘟著嘴回來,都會質問哥哥為什麼不等她,然後拿拳頭使勁兒捶哥哥的肚子,夏天也不慣著,朝著妹妹頭上猛拍幾下,聽妹妹哭了,他再轉身跑開,小孩子眼裡隻有嫉妒,至於親情是什麼他不懂,也不想懂。他隻知道,夏貝貝哭了,夏老太就會提著擀麵杖追著自己打,跑過了這一陣兒,也就沒事兒了;如果沒跑過,大不了就挨一頓打,反正自己皮糙肉厚,打幾下也沒事,受累的還得是那個老太太,他也不哭,女孩子才哭呢,自己是個小男子漢,哭是不會哭的,打死都不會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