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其短 夏貝貝嫁人後,夏大海兩口……(1 / 2)

三世同堂 璋公子 2218 字 2024-03-26

夏貝貝嫁人後,夏大海兩口子就沒再像往年般下重苦受罪了。孩子們都已成家立業,老兩口兒也就用不著再為生活奔波。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階段的必要任務,也就沒必要,也沒理由起早摸黑的掙那兩個臭錢,掙下了也沒地方花銷。平日裡的人情世故,走動親友也花不了幾個錢。至於平時的花頭,家裡的幾畝薄田足夠開支,兒女們也時不時會給老倆口兒添點兒,兩口子便更不會把掙錢放到人生中的首要位置。辛苦了大半輩子,功成名就,也是該好好享幾年清福。

或是身子還硬朗,老兩口兒卻也不服老,他們的清閒日子卻也並不清閒,倆人不過也才五十歲出頭的年紀,還沒到睡在炕沿兒上吃兒女的地步。腰身沒佝僂下去,精氣神兒與早些年相比也沒泄下去多少,心氣兒沒焉兒下去的夏大海便又伺養了幾頭牲口,去村兒裡養羊大戶的手裡接手了幾頭羔兒羊,又尋摸著找了幾隻土雞,平日裡閒下來他就去地裡摟點兒野草圈養圈養牲口,地裡打下的糧食賤賣的時候留下幾大口袋,也足夠院兒裡羔羊的吃食。做那些事兒,夏大海不為掙錢,隻是圖意著給自個兒找些事做,越是年紀大了,他就越不敢閒下來,他怕閒著,萬一心氣兒閒了,那就離老不遠了,夏大海可不老,他也不過才五十歲出頭而已。

王秀芝也不服老,她的一輩子還很長,更不會輕易讓自己閒下來,農忙的時候她總會尋摸著去大戶人家給自己找些活兒乾,掙些花頭兒零花。用她的話說,人活著就得做活兒,越閒越容易害病,自個兒起碼還能蹦躂個二十年,她可不願意在那二十幾年的光景裡像個骷髏似的活著,要真的到了自個兒老眼昏花的地步,八成兒兒子的兒子也能抱上兒子了,她可得把身子打理好,不能閒到家裡成了廢人一個。

地裡沒活兒,家裡也收拾利索沒事兒做的時候,王秀芝也會跟村兒裡的街坊們談論談論自個兒子女,每到那時,她總能覺出一絲遺憾,無外乎自家孫子那件事兒。

名義上她雖是抱上了孫子,個中苦楚卻隻有自己知道。兒子的頭胎兒子雖叫自個兒奶奶,可從根兒上講,那個公種不能算自家的孫子,姓著彆家的姓呢,從源頭上講跟親孫子比終歸不一樣,更彆說年頭年尾的那個小娃也不常回來,走動的甚至不及本家兒關係近便的親戚,隻是手機上的關切又哪裡比得上在身邊來的親近。王秀芝是個傳統的村婦,自己兒子生養下的後輩兒姓著彆家的姓在她心裡總是懸著根兒刺。

對夏大海來說也一樣,他雖嘴上不說什麼,年根兒底下兒子輪到在親家家裡過年的關節兒,他臉上也能看出那種失落。王秀芝看的出來,自家男人嘴上不說,更多的隻是替自己兒子考慮。女兒嫁出去以前的日子還好些,兩口子身邊有個說體己話的人,現在,閨女外嫁了,兩口子心裡就更是覺得空落落。那種感覺與那種子女們在外務工的家庭還不一樣,人家年頭年尾的還有個盼頭,他們家連個盼頭也沒有。越是心裡憋著,老倆口兒就越盼著兒媳婦肚子裡早點兒有動靜。生個娃就行,男娃女娃無所謂,是他們老夏家的種就行。

心裡盼著,再與兒子通話的時候,兩口子話裡話外就都是孩子的事兒,兒子的家庭彆說生兩個,就算生養三個,四個都沒問題,隻要小兩口兒願意,就能如了老兩口兒的願。

“牛兒,生咧老大也有幾年咧,粥粥肚裡也麼個動靜?”

夏天聽父母念叨,自然也知曉對方的想法。有好幾次,他試著不帶套兒與粥粥同房,他也想早點兒了了家裡老人的願,不過,有些事兒,不一定事在人為。至少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他不是唯一的參與方。其中最重要的那一方,她不肯,或者說,不願意。

夏天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