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夜客(一) 春去秋來。(1 / 2)

江山多錦繡 貓圖案 4127 字 9個月前

春去秋來。

西北戰事並未因政局的複雜產生影響,朝廷以其雷厲風行的手段將環慶兵變的惡果控製在最小的範圍,邊境生活的人民似乎也早已習慣了這種兵荒馬亂的日子,戰事剛剛平穩,陝西路的幾個重要大郡就又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王淳與新任京兆府尹趙瞻騎著馬行走在這座剛剛經過戰亂摧殘的城市大道上,這座西北第一大郡遠不及京師的富庶繁華,甚至連京師附近的郡縣都比不上。在這裡,承啟的人民生活得並不好,他的視線不由轉向沿街牆角下乞討的老人與孩子,那些滄桑羸弱的麵容令他不由一陣心酸。

“老爺,老爺,給點吃的吧。”一個瘦骨伶仃的身子衝到王淳的馬前,伸出又黑又瘦的雙手,眼中滿是無助的神情,“三天沒吃東西了,求您賞點吧!”

王淳的馬停住了。

幾個災民可能是看到了王淳的同情心,立時一擁而上,把王淳與趙瞻二人團團圍住,一個婦人把一個麵黃肌瘦的小丫頭推到王淳麵前,用夾雜著鄉音的土話乞求道:“老爺,求你行行好,買下這個女孩吧!她再跟著我們,就要餓死了。”話未說完,已是淚流滿麵。她這麼一開頭,立時眾人都把孩子推到他麵前,跪下苦苦哀求。

王淳一生都沒有見過這麼淒慘的景象,他有些手足無措的望著這些戰亂後活下來災民,隻要目光一觸碰到那些瞪大雙眼,跪在地上,雖然默不作聲,卻已在眼中寫滿了哀求的孩子,他的心如被刀割一下,連忙下了馬,默默的掏出身上的銅錢,塞到乞討的孩子手中。

趙瞻苦笑著,也掏出身上的銅錢,然而縱是二人把全部的錢散儘,又能救得幾個人?反倒是吸引得乞討災民愈來愈多了,趙瞻搖搖頭,拉住王淳苦笑道:“你我又能濟得幾何?這種事,還是要靠朝廷。”

回去的路上,二人一路沉默,今日出來,原意是要看看這座在朝廷公卿們口中津津樂道的西北第一大郡經曆過戰亂後的安定,並將這些事寫在給朝廷的劄子裡,誰想卻遇到了如此淒涼的事情,趙瞻看出王淳的心事,歎道:“他們都是環州、慶州的災民,流落到京兆府。與那兩個郡相比,我們這已經算得上繁華了。”他頓了頓,又道:“我已經寫表上報朝廷,要朝廷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一些無人耕種的地也可以分給他們,讓他們先安定下來再說。怕隻怕災民數量太多,我京兆府容不下啊……”

“朝廷難道就沒有想到過這些?”王淳不禁疑惑,戰亂不是最可怕的,戰亂後帶來的問題才是朝廷急需處理的。

“官家日理萬機,這些事都是小事。”趙瞻苦笑道,“何況現在朝廷也沒有糧。若是慶國公在這邊,倒是可以請慶國公先開常平倉再上表回奏朝廷。偏偏如今國公又回了京師,奏章一來一回的時間起碼要半個多月,唉……隻願國公在官家麵前能提一下,也好讓那些災民們少受幾日苦啊!”

王淳心不在焉的聽著。少受幾日苦……這句話背後的意思令他心酸,為了防止瘟疫流行,每日都有餓死的災民屍體被拉到城外火化,這幾日還是數十具,真要等到十天半月後,怕是要成百具了!

“能不能先開常平倉?”一同在西北處理邊事的這些日子,這位不奢侈不浮誇的京兆府尹已經深得王淳的好感。

趙瞻深深的望了他一眼,“慶國公若在西北,就可以先開常平倉,國公自會在官家麵前把所有罪責攬下。若是你我的身份,嗬嗬……”他苦笑了下,“隻怕常平倉剛開,你我就要人頭落地了。”他停了半晌,又道:“將軍不幾日就要回京,這次平定環慶戰功赫赫,說不定能有機會見到官家,將軍若有心,可以將京兆府所見所聞麵奏,總也是個法子。”

禦書房裡。

承啟認真的聽著承康對陝西路、環慶兵變諸事的稟報,心中滿是感慨。奏折他之前早已看過,有條理的行文,事無巨細的調查,種種應對問題的方略……撇開這個弟弟對皇位的窺伺不談,連他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承康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去治理一方土地。與他這個常年呆在皇宮的皇帝不同,承康已經見過了太多外麵的事情,想及此,承啟不由有些妒忌。每一日他所看到的,都是朝廷公卿們的表章,裡麵充斥了歌功頌德詞句,至於真實的情況沒有人會告訴他。在這個皇位上坐的時間越長,承啟越覺得自己像一個瞎子、聾子,需要彆人牽著才能行走。看著對地方政務侃侃而談的承康,承啟笑了,恐怕現在朝廷上也隻有他敢告訴我真實的民間情況了……

“環慶戰亂後,災民大多流入京兆府、洛陽二郡,以臣弟所見不如就由朝廷頒旨,開常平倉以賑濟,再由二郡太守召集地方鄉老,發些無人耕種的土地與他們,每二十戶朝廷發耕牛一頭,免其一年賦稅。一來可以安頓災民,不至於引起變亂;二來荒地亦有人開墾,不會閒置……”承康將事情講完,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好!”承啟點點頭,笑道:“四五年不見,三弟真是大有長進了。不過還少了一條。”

“哦?”承康不由一愣,忙問道:“二哥還有更好的辦法?”二人一母所生,無人時從不顧忌這些宮中的規矩,還是按照承啟做太子時的稱呼相稱。

“賑災的方略很好。”承啟緩緩道,“隻是常平倉賑災所耗巨大,恐怕京兆府與洛陽的常平倉一時救不得全部災民。可以將災民中的青壯年選編入鄉軍,一來防止綠林、赤眉事重演,二來也可緩解常平倉壓力。”

“二哥!”承康急道:“這樣是可以防止綠林赤眉事重演,但現在鄉軍、禁軍已經極其龐大,每日空耗糧餉,而且青壯年正是災後重建的主要勞動力,你將他們編入鄉軍,難道要讓那些老弱婦孺去耕種荒地嗎?!”

承啟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總比災民聚集,綠林赤眉重演要好。”他將目光放在了承康的折子上,“你奏折中也提到了,受戰亂影響的災民聚集京兆府、洛陽,若是出現心懷不軌之人,百姓們又要經曆戰亂不說,朝廷也要為此發兵,到時候造成的影響恐怕還要糟糕。”

“二哥!”承康有些苦笑不得,“哪個百姓不是為了平安的生活?朝廷隻要賑災,他們何必要反?!”

承啟端起手中微涼的茶水,深深看到承康眼睛裡,才輕輕笑道:“哪個說他們要反了?不過是防患於未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