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是所有大臣都支持選秀,年世蘭的哥哥們,年希堯、年法堯、年則堯、年述堯以及年羹堯都不支持。其中年羹堯最甚,他與年世蘭年齡差距最小,相處的也最多,因此跟年世蘭最親近,也最疼愛年世蘭。
年世蘭是父親年遐齡的老來女,她的母親生了那麼多男孩,最後才生了她一個女娃,所以年世蘭作為家中獨女,還是老幺,從小就是家裡的掌上明珠。那些哥哥們娶過門的嫂子也都對她很好,尤其是年羹堯的妻子納蘭氏對年世蘭尤為疼愛,對年世蘭就如親妹妹一樣。
年世蘭記得前一世她納蘭嫂嫂體弱,總是多災多病的,早早的就沒了,這讓年世蘭總也放心不下。自從恢複記憶之後年世蘭就托慕容華安幫她嫂嫂去看過了,畢竟慕容華安是神醫,且弘輝的身子也是她調理好的,年世蘭很相信慕容華安的醫術。
可慕容華安畢竟是醫者,不是神。慕容華安給納蘭氏診過脈後發現納蘭氏體質弱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若是還在兒時七歲下她還可以幫納蘭氏把身體調理到健康狀態,可現在納蘭氏已是成年人,不能完全調理好了,隻能儘全力保她更長壽一些。
診脈時是年世蘭和慕容華安一起去的,一診完慕容華安就跟年世蘭說明情況了。她讓年世蘭做最壞的打算,她說就算她拚儘全力,也保她納蘭嫂嫂最多不過四十歲,具體要不要跟家裡人說就看年世蘭怎麼想了。
年世蘭聽罷覺得這也足夠了,畢竟上一世她納蘭嫂嫂隻活了三十歲。如今多了差不多十年,已是足夠了。但她也有些猶豫不決,不知道該不該跟他哥哥說,他不知道年羹堯知不知道嫂子的情況,會不會因此深受打擊。
上一世納蘭氏去世後,年羹堯因為太過思念妻子,打仗時一時恍惚傷了腿,自那之後,每到冬日,疼痛難忍,年世蘭實在不願看到哥哥如此悲傷,才如此猶豫不決。最終年世蘭決定還是先拜托慕容華安儘力照顧納蘭氏,之後看情況再做打算。
可她們倆說話時沒注意到門口有人,門口的人正是年羹堯,從她們一開始說病情的時候年羹堯就站在那裡了,他一聽到是自己妻子的事就十分緊張,不知不覺便站在門口把倆人的對話都聽完了。這下年世蘭也不必糾結要不要跟他哥哥說了。
門口的年羹堯一聽完,立刻就進門,直接走到慕容華安的旁邊。抱拳請求慕容華安為納蘭氏也就是他的妻子調理身體,語氣鄭重,言辭懇切。
年羹堯這些年也找了不少醫者來府中為納蘭氏診治,都說納蘭氏最多不過三十年的壽命,年羹堯不信邪,從不停歇的搜羅大夫,可這麼多人中隻有慕容華安一個人說可保納蘭氏活到四十歲。
年羹堯為人高傲,從不求人。如今卻為了妻子放下了自己的身段、麵子與傲氣。這都是因為他愛他的妻子。雖然年羹堯在外很囂張,但對妻子,他卻充滿了愛意和耐心,願意放下身段,坦誠交流。
年羹堯與妻子納蘭氏相濡以沫數十年,恩愛有加,從未紅過臉,吵過嘴。甚至有時候年羹堯還會花好多心思送納蘭氏禮物,就為了她的一個笑容,隻要納蘭氏真的開心了,那他就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不行軍打仗時,隻要他在家,年羹堯一日三餐都會為納蘭氏做好準備,還會帶著納蘭氏到戶外散步,並悉心照料納蘭氏。
慕容華安很敬佩在這個三妻四妾的時代,對妻子一心一意的人。看她選的丈夫胤禵也能看出這一點。不管年羹堯為人如何,就衝這點,就算沒有年世蘭的請托,慕容華安也會儘力醫治納蘭氏。因此,慕容華安十分爽快的答應了年羹堯的請求。
然後年羹堯就留年世蘭與慕容華安在家吃過飯再走。
飯桌上一問之下,年羹堯才知道原來慕容華安就是他妹妹年世蘭新收的那個義妹。當時他在軍中,隻是收到納蘭氏的信,信中提到年世蘭收了個義妹,嫁給了珣親王。當時年羹堯心中隻想著這應該是為了雍親王,也沒在意。
可年羹堯沒想到這個義妹竟還是一個神醫,這讓年羹堯收獲了意外之喜。年羹堯也開始打心底裡覺得自己的妹妹過得應該不錯,不然這麼一個神醫胤禛也可以讓她當其他人的義妹,不必讓年世蘭認。所以,年羹堯得知此事後除了為自己的妻子高興外,也很為年世蘭開心。
慕容華安雖有神醫之名在外,但外界都以為她是男子,她未出嫁前也一直以男裝示人。因此,雖所有人都知道珣親王妃名叫慕容華安,但都沒有把她與神醫慕容華安聯係到一起,年羹堯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這些年慕容華安一直給納蘭氏調理身體,如今納蘭氏身子也算是好很多了,不用再不間斷的喝湯藥了,。這幾年西北戰事不算太緊張,再加上這一世有胤禵與年羹堯分管西北軍,年羹堯權力變少的同時,時間相對多了起來。
雍正四年時,慕容華安給年羹堯寫了兩年的納蘭氏身體的調理方案後,年羹堯便向胤禛辭行帶著納蘭氏去南方養病,順便遊玩去了。胤禛有上一世的記憶,知道兩年內沒什麼戰事,既然年羹堯提出休養,他也樂的自在,便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