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兒子不曉得所救之人的身份,萬一他是壞人,那豈不是反天道而行,助紂為虐?”
“你想到了這一點,為何不立刻去通知府衙?”
“因為沒人能提供戚窮的身份證明,兒子擔心萬一有人冒認冒領,拿他做文章,到時候不知道要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汗阿瑪不在京中坐鎮,兒子心裡沒主心骨,就更加不敢妄動了。便派了兩位經驗老道的府兵近身看守,誰知竟然斷送了他倆的性命。”
康熙聽到府兵兩個字的時候,撥弄念珠聲的間隔意外地停頓了一下,想來也在為府兵之死而感到意外吧。
“若你與戚窮之間並無瓜葛,那太子三番兩次留你卻是為何?”
“殿下亦是誤會兒子在鹽茶道之事中是否推波助瀾,兒子已經將前因後果儘數說與太子聽,殿下疑慮儘消,為了表達歉意,他還親自送兒子回去,實在是客氣。”
話說到這兒,已經跟胤祥的彙報掛上了鉤,那麼鹽茶道一事中,太子是否囑咐過浙江司郎中,將殷真真作為傳聲筒,又或者三人互相勾結呢?
浙江司郎中總理江南諸事,鹽茶道的所作所為,他應該是最先接觸到的。
若他沒有上報,首先瀆職罪是跑不了的,而他不上報的理由,又能夠為他的監獄生涯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上的處理方式和結果都是一目了然的。
可還有另一種更為複雜的情況,是康熙比較關注的。
若浙江司郎中已然上報,那麼其上報時間是在康熙巡視之前,還是太子主政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