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拿出遺詔,一臉笑意的看著群臣,“諸位大人,聽旨吧!”
群臣回神,全都垂頭跪著,不敢再去看李德全手中的聖旨。
李德全看著他們如同鵪鶉一般,縮頭縮腦的樣子,心中冷笑,讓你們欺負皇上年幼,雜家不折騰死你們。
李德全打開遺詔,念道:“遺詔,朕百年後,新帝不可立德妃為太皇太後,也不可讓烏雅氏、烏拉那拉氏之人為太後、皇後,如有人敢逼迫新帝,誅九族。欽哉。”
康熙這道遺詔簡單明了,就是不想讓弘曉被人掣肘,不想他被德妃和胤禛他們以孝道來逼迫弘曉。
李德全念完後,就來到張廷玉麵前,將遺詔遞給了他,“張大人,你要檢查一下這遺詔是真是假嗎?”
張廷玉身體微微一顫,訕笑道:“李公公多慮了,老臣豈敢放肆。”
遺詔豈是他一個臣子敢置喙的。
李德全並沒有妥協,而是繼續道:“張大人還是看看吧,免得某些小人以為雜家假傳遺詔。”
有小心思的群臣隻覺得膝蓋中了一箭。
弘曉和胤禟則是憋笑憋得有些難受,李公公可真促狹,內涵了一大幫人。
張廷玉心裡有些不舒服,卻又頂著弘曉那滲人的眼神,不得不伸手接過遺詔查看。
待他看完後,弘曉道:“張大人,可看仔細了?”
張廷玉將遺詔歸還給了李德全,忙磕頭道:“奴才看仔細了。”
弘曉:“那現在,你,亦或者是你們,可還有意見?”
“臣/奴才等謹遵皇上旨意。”
“哼!”一幫賤骨頭,非得吃些苦頭才學得怪。
弘曉:“來人,讓內務府的人準備鳳攆,朕要親自去接太後進宮。”
張德利:“嗻。”
張德利去了內務府,讓他們準備迎接太後進宮的鳳攆儀仗。
待張德利離開後,弘曉又陸陸續續的發了幾道聖旨,一是冊封胤禛為鐵帽子親王,宜修為,親王王妃,弘暉為雍親王世子,其福晉為世子妃。
第二道聖旨是封胤禟為鐵帽子親王,為九門提督。
身為現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不乾了,當即道:“皇上,奴才不知犯了何錯,您為何要廢了奴才的官職?”
弘曉麵對隆科多的質問,並沒有回答,而是揮了揮手。
暗衛會意,正大光明的出現在眾人麵前,將一個折子扔到了隆科多的麵前。
弘曉:“隆科多,你還是看完了再來質問朕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