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少女時代 從來不知道,原來鎖碎的……(2 / 2)

已婚 微露晨曦 4666 字 10個月前

回到家,袁冬還沒有回來。一推門,就聽見“啪啪啪”的聲音。

林靈放下手裡的塑料袋,探頭往陽台上一看——

袁媽正拿著乾掃帚,正在陽台上抽打他們平時收在櫃子裡的棉被。大大小小的幾條棉被和褥子在陽台上掛了滿滿一架,袁媽正在使力地抽打,想要把被子上的灰塵都抽打掉,又要把棉絮抽打得更鬆軟一些。

夕陽透過陽台的玻璃窗斜斜地照過來,一縷縷橙色的光線下,灰塵飛散,袁媽不得不眯著眼、抿著嘴、摒著呼吸才能繼續這項工作。林靈看到夕陽照在她的臉上,但是她依然細致的,認真地做著這項工作,又覺得心頭軟軟的。昨天袁媽說的那些話,她又不想計較了。

唉,誰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誰不是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即使過多地要求了兒媳,也不過是想要自己的兒子生活得更好一點吧。她又不是袁媽親生的,人家想要兒子好,當然是要地求兒媳婦了。她雖然鬱悶,但可以理解。算了,都是一家人,難道她還能和長輩計較嗎?

林靈探頭叫了一聲:“媽,我回來了!”

“靈靈回來了!”袁媽正在忙,聽到聲音連忙放下掃帚,“我今天悶好了米飯,也做了疙瘩湯,等會冬子回來,炒個菜就能吃飯了!”

“噢!”林靈連忙應了一聲。

你看,婆婆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隻是針對兒媳,隻是要求你,有必要的時候,媽媽還是疼愛你,幫助你的。現在不是舊社會了,婆婆也不會隻等著兒媳床前跪飯了。

林靈心情變好了一點,轉身跑去廚房裡摘菜。她還盤算著等一回袁冬回來,讓他燉魚,她是不會弄那個東西的,雖然魚販已經清好了,但是下手很腥的,她並不愛吃這些腥味道。

正在摘洗著,門響了,袁冬提著包,滿身疲倦的回來了,一進門就把裝著筆記本的包往沙發上一丟,拉開領帶和襯衫扭口,大喊著:“太熱了,熱死我了。今天做了一整天會議翻譯,我都快散架了!老婆,有飯吃嗎?有水喝嗎?給我來罐冰啤酒!”

林靈從屋子裡走出來,拉開冰箱:“還沒開飯喝什麼啤酒啊,喝可樂吧。”

她拿了一聽可樂,就要扔給袁冬。

袁媽正好從客房那邊走過來,一看立刻大叫道:“不能喝!冬子你從小腸胃不好,這大熱天回來,怎麼能一下子喝從冰箱裡拿出來的東西?你不怕肚子疼,媽還怕你拉肚子呢!靈靈你就沒給他準備點涼開水?”

林靈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

她打回家來,也一口涼開水都沒有喝過呢。

袁冬看到林靈的樣子,立刻說:“媽,我哪有小時候那麼脆弱了,我現在都快三十了,早就習慣喝涼可樂了,你還以為我五歲啊。行啦,您彆管這麼多事了,你這頭發上弄的啥?”

有幾條棉線掛在袁媽頭發上,袁冬伸手給媽媽摘下來。

“哦,我在給你們打掃棉被。”

“行了,彆老在家裡收拾了,媽你歇會吧。我先進去換衣服。”袁冬轉身就進房間了。

林靈拿著那聽可樂,還開著冰箱門,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是好。

袁媽轉過頭來看她的時候,她才想起來回身,把可樂放回到冰箱裡。

袁冬換了衣服,汗衫短褲拖鞋出來。

“哎,還是家裡舒服,今天可累死我了。”他一屁股坐在沙發裡,按開電視。

林靈本來是想和他說說話的,但是袁媽站在旁邊,她也不知該怎麼說,便想回廚房摘菜,袁媽突然喊她:“靈靈,你乾什麼呢?要閒的話,過來幫我把你們的棉被收起來。你這孩子,一點經驗也沒有,那些棉被怎麼能放在衣櫃最下麵,下麵櫃板接地,最是會吸潮氣的,這一個夏天下來,你也不收拾,到秋天蓋被子的時候,棉被都會潮得生毛了,到時候看你怎麼辦。”

林靈臉色僵白,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回嘴,卻又憑白無故地挨了數落。有點把求救似的目光投向袁冬,袁冬卻自顧看著電視上的節目,沒聽到媽媽說了什麼話。

林靈有點委屈,小聲說:“我正摘菜呢,水池還開著水,您讓袁冬幫你吧。”

袁媽驚呼:“冬子都累成啥樣了,怎麼還能讓他做!他忙一天了,讓他歇著,你過來吧。”

我也忙了一天了!

這一句話差點要衝口而出,而且她一下班就在忙著摘菜做飯,一點也沒空休息,而這位大少爺一回家來,就要他休息?連疊個棉被都疊不了?!

林靈心頭那個鬱悶,千回百轉地有股氣在胸膛裡衝撞。

但是從小爸爸媽媽就教導她做人一定要有涵養,無論如何都不能和長輩爭執,不過是點小活計,多做少說話,袁媽也住不了幾天,忍忍算了。

林靈咬著嘴唇想了想,還是說:“我先去關水。”

“你看看你這個孩子,我等你呢,”袁媽有點不高興了,“水先衝著菜,你幫我收了棉被再……”

袁冬終於聽見媽媽說什麼了,他站起來:“媽,我幫你收,彆讓靈靈做了,她前兩天中暑了。”

“中暑又不是懷孕了!她要是有了,我什麼都不讓她做,當她娘娘一樣供著,現在她又沒情況,女人在家裡不做事,難道整天閒著?男人賺錢忙了一天了,怎麼還能讓男人做事!靈靈這種城裡女孩,就是因為在家做姑娘時媽媽不教導,才什麼都不會做。剛好我在這裡,我好好教教她,你快歇著,讓她來跟我做!”袁媽說得句句在理,理直氣壯。

袁冬的臉色都變了。

廚房裡卻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哐啷!

洗菜盆扣在地上,水灑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