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多,正是送孩子上學的時間,家裡有孩子的人都急匆匆地出門去了。
幾個晨練回來的阿姨湊在單元門的花壇邊,正在閒聊。
這個年齡群體中的八卦最新鮮。
他們聊著聊著,開始扯起了新來的住戶。
“601那戶人家,昨晚好大的動靜。”
“你也聽見了吧。我還以為裡麵住的是年輕人,素質總會好一點。沒想到……嘖嘖。”
靠站在樹邊的黃裙女人斜著眼打量周遭的環境,壓低了嗓音說話:“你不知道吧,那家人家啊——不正經的。”
站在一起的幾個女人嘩然,一下子擠近了,腳尖同腳尖近乎湊到一塊兒了。
“不會吧。我隻見過那個小夥子一麵,高個子,一表人才,蠻帥的。”
“是的呀,才念高中,總不是跟外邊的人瞎混吧?”
起了話頭的女人眯了下眼,滿意地看著眾人的好奇心被勾起。
她拖著長長的調子:“那個小夥子人怎麼樣,我是不知道。不過他的媽媽,在外麵不知道談多少男朋友……徐娘半老,談的總不能都是毛頭小年輕。”
眾人臉色一下子微妙起來,眼神一對,心裡有數了。
於是後半句話就順暢地接了出來:“那些男朋友可不全是單身漢。”
眾人心裡跟明鏡似的,有個不太憋得住話的人叫出了聲:“她偷男人啊!”
調門起高了,驚走了一隻麻雀。
幾個人霎時環顧周遭,確定沒有一雙眼睛望過來,才把頭又湊在一塊兒。
“哎喲,那家裡人不說她的?”
這位知情人士故作高深地看向601的方向,嘴角扯出一點諷刺的笑。
“家裡的老頭子老早就被氣死了,誰還能說她什麼?”
口耳相傳的情節多半有誇張的成分,但也不算作假。
“她在外麵勾搭男人,你儂我儂,家都不要回的。人家老婆逮不住自己男人,就每天守在她老家門口,帶兩個孩子過來,哭天搶地的。多少街坊鄰居過來看,臉都丟光了。”
“給老頭子氣得喲,血壓一高,心梗了。救護車把人拉到醫院一瞧,沒得救了。”
眾人聽了唏噓:“哎喲。去做點正經事多好,好好的一個家要鬨成這個樣子。”
“從男人兜裡拿票子花多舒服。”有人擠眉弄眼,“做正經事,舍得給自己買那麼好的包包嗎?”
“你見著她了?”
“見著了,昨晚來的時候,她穿一身石榴紅裙子,漂亮是真的漂亮,手裡提的那個包——愛馬仕的呢!”
謔。
愛馬仕。
那可不得了。
光是提這麼一個包,就賽一輛小轎車。
“孩子都這麼大了,她保養得可真好,也就三十歲出頭的模樣。”
“哎,那這個小夥子,總不是養在外麵的私生子吧?”
“私生子啊?”
“多半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