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姐跪在父親的墓碑前嚎啕大哭,那年父親背著土豆來看她,她還嫌棄父親丟人,因為父親腳下的布鞋已經破的露出了大拇指,腳上都是泥土。後來自己在裝土豆的麻袋裡看到了母親給自己做的布鞋,嶄新的三雙,棉花薄薄的種了一層,燈芯絨的鞋麵摸起來那麼柔軟。她想起不久前,自己寄回老家的那封信。
“南方冬季多雨,氣候潮濕,沒有火炕,雖然已經來了幾年,我還是不甚習慣,半夜總是驚醒,伸手一摸雙腳,冰涼的似石頭。第二天起床,有時甚至難以行走,就更彆提參加訓練,隻能傍晚再補回來。”
想起自己當年對父親的嫌棄,梅梅姐泣不成聲,她還沒來得及向父親道歉,沒來得及贍養父親,讓父親享福,帶父親來看自己的表演。
幫父親拔了墓碑旁邊長的小草,給父親點了一根煙,父親以前都舍不得抽,他抽的是茄子葉,隻為過過癮。梅梅姐忍著悲痛,在父親的墓碑前給他唱了一出《貴妃醉酒》,這是她少時學藝前對父親的承諾,有一天要親自給父親唱一曲,可惜的是對方再也聽不到了。
回到劇團的梅梅姐更加努力,沒日沒夜的練習,她要給家裡人好的生活,她要把家裡人接到自己的身邊來,在一切都來得及的時候。
劇團是一個靠實力說話的地方,隻要你肯下苦功夫,隻要你流的汗比彆人多,皇天不負有心人,梅梅姐成功了。作為當時的中華小百花越劇團的台柱子,梅梅姐著實風光無限,走到哪裡都有人追捧,隻要有演出,十裡八鄉的人都會前來觀看捧場,可以說是萬人空巷,那是她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候,有演出,有家人。
隻是浮華名利惹人饞,槍頭愛打露頭鳥。
記得那是1986年,中華小百花越劇團被文/化部安排隨外交部出國訪問,實際則是文化交流,當時去了新加坡,菲律賓,越南,泰國這些華人多的國家。
中華小百花越劇團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每一場演出都是場場爆滿,還上了中視新聞,國外也有媒體報道,劇團的人被記者圍著采訪,梅梅姐每次都被安排在最中間的位置。
在菲律賓場表演的時候,梅梅姐遇見了一名華裔,祖輩移民過來的,這些年一直保持著華人傳統,中文說的不錯。梅梅姐的每一場表演,他都手捧鮮花,坐在第一排,癡癡的望著,然後等梅梅姐表演結束,也不打擾,安排人將鮮花送到後台。
從小除了訓練,除了越劇,生活中就沒有其他的年輕女孩子很難招架住這樣的架勢,又浪漫又紳士,菲律賓場表演未結束,梅梅姐就跟對方開始約會。她本來隻是單純的約會,就吃個西餐,聽聽音樂會,不一定要得有什麼結果,異國他鄉,跟自己不會有結果的,梅梅姐心裡很清楚。
本來這件事情大家私底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行,隻要不耽誤演出,少年慕愛,少女心動,很正常的,就算真的交往了也沒什麼,男未婚女未嫁。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事情鬨得很大,有人給國內的劇團高層言辭激烈的反應了這件事情,言之鑿鑿,把單純的約會變成了未婚先孕。
梅梅姐百口莫辯,也心如死灰,往日對自己笑臉相迎的同事忽然變了一副模樣,譏諷,嘲笑,接踵而來。
文化交流結束後,梅梅姐回國接受了處分,寫了一份又一份的檢討,演出也全部暫停了,複出無望,隻是一時貪歡,這代價付出的未免太大了。心理上接受不了,梅梅姐開始把自己鎖在房間,不吃不喝,她想尋死。
還是她母親勸住了她,她母親信佛。佛說: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
跟著母親念經,打坐,梅梅姐終於取得了心靈上的平靜,放下了所有的不甘,從台前轉到幕後,幫師傅培養師妹,後來母親去世後,她就來了泰國,一個她曾經演出過的國家。
這裡佛學文化濃厚,她很喜歡。在這裡,她也可以經常去寺廟裡為父母祈福,祈願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的好,祈願她跟他們來世還有緣分,可以再次做他們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