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第二個提議占了一張半。……(2 / 2)

本宮不偏心 悄然花開 3453 字 9個月前

阿蘭就應了,忙去準備了筆墨紙硯,烏雅秀貞就坐在炕上寫信,先寫自己對這消息的驚喜——從教養十四這事兒上學來的,小孩子嘛,得誇,誇高興了,指不定就願意學了。

將大哥很有誌氣這話翻來覆去的變著法子的誇讚了十多遍,然後才提起來自己的擔憂,自家是包衣出身,不管是阿瑪還是瑪法,都是在內務府辦差的,家裡對讀書這事兒,並不是很看重,大哥從小彆說是名師了,連個有名的學院都沒去過,和彆人一比,這起步就有些晚——不是大哥人不行,是大哥沒有做好準備,所以失敗呢,也就是很正常的事兒了。

怨天怨地怨時間不怨自己。

她現下呢,有兩個建議,一個就是這差事,阿瑪去了河南辦差,估摸著也快回來了,不如讓家裡給走動走動,給大哥謀一個采買的差事,各處走走看看,也算是增長見識了。

一個呢,是這侍衛的差事,當然,這個難度要更高一些,因為侍衛的差事素來是熱門差事,八旗子弟,一到了年紀,有些門路的,就要趕緊想法子將這侍衛的空缺給占了,免得到時候再被分到軍營中去。

做侍衛和當兵,哪個更危險,這難道還用比較嗎?

朝廷對八旗子弟有優待,從小就是給月前發米糧,但同時,八旗子弟長大了就要去當兵,這也是鐵律,沒人能逃得過。現下還是康熙初期,到處都有叛亂和前朝起義,蒙古那邊也並不是很服帖,又有前朝大將占地為王,所以現下朝廷隻有兵馬不夠用的,不會有兵馬多餘的情況。

但是等康熙後期,一直到胤禛繼位,這個八旗子弟……就遠遠超過了朝廷所需要的人數,於是造成兵馬冗雜,不光是朝廷養得起養不起的事兒了,還因為戰爭少了許多,這些人常年出於一個安逸的狀態,連原本好端端的軍隊,都被帶出來一股子懶散之風,這事兒才嚴重起來。

後來,才有了胤禛想要整頓八旗的心思,才引來了胤禩的暗中布局,差點兒壞了胤禛大事兒。

當然,這些還遠著呢,至少還有二三十年,烏雅秀貞也並不用很擔心,她想了又想,指點了自家大哥一個門路。若是正常選拔,烏雅秀貞的大哥不一定能謀上這差事,但現下有個巧宗,那就是大阿哥和三阿哥回宮的事兒。

大阿哥和三阿哥回宮,身邊肯定是要配備侍衛的。這個侍衛從哪兒來呢?需得從宮裡侍衛裡麵挑選,烏雅秀貞的大哥現在不算侍衛,自然是沒辦法經過這一層的。

但是,宮中侍衛被挑選走,是不是就多出來了幾個空缺?

宮中侍衛的空缺從哪兒選拔呢?從八旗子弟,各處王府,還有各個衙門。

烏雅秀貞幫自家大哥挑選的就是這樣一個路子——先謀個王府的侍衛差事,康熙現下最信任的是裕親王,裕親王府的差事他估計是求不到的,那這京城裡,還有誰家的侍衛比較好求?

簡親王府的。

烏雅秀貞並沒有直接寫簡親王府,免得這封信被送到了康熙麵前,再讓康熙覺得她是在打聽外麵的朝政,她隻含含糊糊提幾句王府之類的,然後就將信塞到了信封裡,給了阿蘭,叮囑了阿蘭送出去。

阿蘭拿了腰牌出宮,很快就將信送到了烏雅家。

烏雅夫人拿著信衡量半天,乾脆找了兒子一起商量:“我覺得你妹妹說的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覺得這第一條路子比較好,適合你,你這性子,去做侍衛……怕是有些不夠格。”

自家兒子自己了解,那不就是練武的材料,否則也不會想出來讀書這路子了,不就是相比較之下,讀書更輕鬆些嗎?功夫不夠,做侍衛去挨刀子嗎?

烏雅大哥也有些想選第一個,但他有些猶豫:“妹妹像是更看重第二個,你看著信的篇幅,第一個提議就是兩句話,第二個提議這麼長!”

他伸手比劃了一下,總共兩張紙,第二個提議占了一張半。這字數多顯眼啊,一看就看出來了。

烏雅夫人頓時有些無語了,也就隻有他才在意這種小事情了!誰說看重哪個,就要多寫哪個了?就不能是因為怕他們不會辦事兒,所以多提點了兩句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