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珺棠雖然來過草市幾次,但是都是和趙明修一起匆匆的來,再匆匆的走,根本無暇去看草市的繁華,今天也算是自己一個人第一次來感受草市的煙火氣。
懷著觀察的心情,趙珺棠慢慢的走了進去,一路上走走停停,仔仔細細的看著街邊的小販們賣東西的場景,以及他們各自都賣的是何物,受大家的青睞嗎。
這一看,趙珺棠就覺得自己果然是以自己井底之蛙的眼界來揣測這個時代的人。
等到走完了整條草市,趙珺棠的內心大為震撼,但凡有個一技之長的人來到這個時代都不會餓死,隻要自己肯努力,就算是在此擺個小攤也可以果腹。
比如,會書法、文筆好的學子可以代寫書信;會做果茶的則是吃香了,乍暖還寒的時候,賣香飲子的人數不勝數,且種類豐富,趙珺棠一眼掃過去應接不暇;水果多了,賣果乾的人也多了,趙珺棠曾站在攤前仔細的數了數,看花了眼也不曾數清。
有人文娛樂的,當然也少不了民生風情,賣傘的、賣菜的、賣家具的、賣古董的、賣膏藥的等等,應有儘有。
還有各種各樣的麵食數不勝數,更有甚者在市內耍猴戲、舞槍弄棒以博得人們的喝彩和施舍幾個銅板的,一片繁華的景象,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集市裡麵沒有的。
當然了,賣胭脂水粉的鋪子則是她重點觀察的對象,而且,她還自己前去感受了一番,不由得十分驚奇。
胭脂香味撲鼻,全是純天然手工製作,零添加;水粉則是十分的細膩,抹到手上格外的滑嫩;口脂則是有很多種顏色,不過紅色的還是更為暢銷一些,大家可能普遍的認為紅色上妝氣色好一些。
看到這麼多種類繁多的小攤,趙珺棠對自己的產品打開市場也頗有信心了,更何況如果結合著胭脂一起,怎麼可能不會大放異彩呢!
心中有了初步的計劃,趙珺棠花了兩枚銅板買了一個包子,坐在包子鋪的小凳子上,一邊吃著包子,一邊和賣包子的大娘聊天:“大娘,您家的包子真好吃。”
誰不愛聽好聽的呀,被她一誇,賣包子的老大娘喜笑顏開:“咦,你這丫頭嘴真甜。”
趙珺棠笑嘻嘻的道:“我說的是實話。”有了一個好的開頭,後麵的話趙珺棠就問的無比的順暢了:“大娘,在這草市裡擺個攤要做些什麼啊。”
衝她剛才的誇讚之語,賣包子的老大娘十分熱心的給她解惑:“要先去市尾的管理處登記,而後繳納市金,官府會給你批一個位置,到時候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出來賣東西了。”
趙珺棠恍然大悟,相當於現代的攤位費,繳費了就給你圈一小塊地,可以在這做生意了,還好先打聽了一下,古語說的入鄉隨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官府統一管理的話對她來說倒是有許多好處,首當其衝的便是對於她這個人生地不熟的人來說少了許多的麻煩,畢竟不是官府管理的話肯定會有地頭蛇,到時候就不太可能善了了。
解了自己的疑惑,趙珺棠也起身告辭了準備去管理處谘詢一下接下來的事宜,準備大刀闊斧的開始乾。
管理處由官府直接統轄,雖然裡麵的人不多,但是三三兩兩的也還是占滿了屋子,等輪到趙珺棠進來的時候見裡麵除了官府的人便再無其他人了,不由得有些緊張了。
倒是沒人難為她,見她一個小姑娘走進來了,立刻便有人前來詢問了:“小姑娘,你是來替家裡人問價的嗎?”
直接把趙珺棠問住了,沒想到還能問價啊,不過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有啥不能問的啊。
想了想,也沒有繞彎子,趙珺棠開門見山的問道:“這位官爺,您好,我想谘詢一下在草市擺攤是怎麼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