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總是會忽略容鯨河的說法,過一會兒,便將一大碗盛著熱騰騰的食物遞到容鯨河的麵前,是容不得拒絕的意思,是命令,是不能違抗的。
你不要害我,你是要餓出病了想我死是嘛?
這是關心,還是威脅,容鯨河分不清了,容鯨河早已分不清了。
容鯨河分不清母親的命令是對還是錯,容鯨河分不清自己的肚子是餓還是不餓了,容鯨河慢慢的好像沒有了知覺,不知道了自己的感受,丟掉了那個屬於自己的感受。
都沒有了,都消散了,都在外界的影響下,沒有了自我。
一個直觀的結果出現了,帶來的直接影響,容鯨河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自己身體出現的變化,那是一個惡性循環的結果,沒有著儘頭,似乎儘頭的儘頭便又是一個惡性的開始。
容鯨河開始暴飲暴食,容鯨河開始不知饑和飽,容鯨河在饑餓的時候會瘋狂的吃食物,吃大量的食物,吃沒有止境的食物。
而在已經完全飽了的情況下,也不知道要停下來,好像隻有那種撐到死的難受,才能讓容鯨河那不知可以在哪裡安息的靈魂暫時的找到落腳之處。
然後,接著,便是難受的痛苦壓抑著容鯨河一切的感受,身體似乎將其它的所有功能都已關閉,隻留有消化這一個功能在超負荷的工作著。
離開了吃東西的桌子,下一個目的地便是廁所了,容鯨河在廁所催吐,用自身的不良反應,拚命的將剛剛吃到肚子裡的食物如數的吐出。
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就像是玩沙子,將沙子全部裝進一個體積不大的玻璃瓶裡,努力的、儘可能的往瓶子裡塞沙子,直到裝滿為止,倒是轉沙子的動作是不能隨著瓶子已滿而停下的,還可以將裡麵的沙子往裡推一推,壓一壓,那樣就能裝更多的沙子了。
直到實在裝不下的時候,動作便可以停了,因為裝的太滿了,所以瓶子的周身慢慢會出現細小的裂痕,那些裂痕雖然不足以致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久而久之的便會遍布全身,隨之的便是瓶身的爆裂,裡麵的沙子全部噴出來。
或許有著另一種情況,轉沙子的人知道會有著怎樣的後果,所以在想著補救的辦法,就費勁的將瓶中的沙子一點點的掏出,避免著最壞的結果出現。
這是不是就很形象的描述了容鯨河的現狀?
容鯨河的胃就像那個瓶子一樣,遲早會有著爆裂而亡的下場,隻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錯誤的補救隻是在加速著死亡罷了,無知真的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傷害,而最愚蠢的方式便是,即使知道著最壞的結果,還依舊不停下來的,繼續朝著死亡想走,終有一天會接近死亡。
什麼東西都是會有慣性的,而慣性這東西是不是想停就能停下來的,所對應的,人有著習慣,一旦習慣的養成,就很難更改掉,壞習慣更是如此。
容鯨河的人生中有很多段控製不了自己的時間段,就像是春夏秋冬一般的平凡,每年都會有的,從不缺席,而這一次的失控,容鯨河覺得好像是玩大了,這次不止是失控了,更是有著一齊走向死亡的無回頭路了。
不知這次亦或是多久,不知出現轉機的時刻會哪裡到來。
容鯨河好想改變,容鯨河好想換一個新的環境,容鯨河需要一個外力,來進行內部的革新,一個契機將一切舊的和不好的統統都消滅。
可是,可是,在那之前,應該經曆怎樣的經曆,才能達到那個彼岸呢?這一路上,究竟要經曆怎樣的顛沛流離,才能配得上心中的所想呢?
過程是痛苦的,結果是否會甘甜,容鯨河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