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體白底的奠字懸掛在張府正廳。
古人講究的是父母在,不分居,因此張家三兄弟都居住在張家的大宅子裡。
弘暉和張家的眾人一塊拜祭了張英,在靈堂前宣讀了朝廷給張英追封的相關聖旨,就完成了自己作為吉祥物的使命。
張廷玉因為在路程上耗費了較長的時間,想到自己沒有辦法為父母送葬,哭的格外哀傷,舉行了一些儀式後,他就和自己的兄弟們在墳墓前結廬而居,為雙親開始了守孝。
古代守孝有許許多多的規矩,可是能夠做到多少就看子孫的誠意了。
由於弘暉的來臨,張府上上下下基本上完全按照守孝的禮儀來辦。
結果不出三月,張府的人就麵帶菜色。
對此,弘暉表示他是無辜的。
古代守孝製度就是這樣,也不是他製定的。
當初嫡母大姨去世了以後,他也是滿打滿算守了二十七個月的孝。
他那個阿瑪對嫡母不是一般的深情。
因此,謹慎才是王道。
他在王府連著吃了二十七個月的素菜,要不是十三叔和十四叔偶爾偷著帶他開小灶,早就餓成弱雞了。
長身體的人類幼崽沒有肉可怎麼行。
他是皇孫,來這裡是為了顯示榮寵,因為完全沒必要為張英守孝,可是人家府上正處喪期,他的老師還在服孝,弘暉也要保持起碼的尊重。
因此,在張府重孝期間,他也不會喝酒吃肉,穿紅掛綠地去礙著人家的眼,那不叫張揚個性,那叫缺心眼。
康熙四十七年的冬天,他感受到了來自南方的寒意,在瑟瑟冷風中,他開啟了自己人生的新地圖。
桐城文教發達,地屬江南安慶府,後來還產生了一個以桐城為名的學派,這個學派重古輕今,比較保守,這裡就不多贅述了,反正弘暉不是文科生,他對這些東西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