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令人歎惋的五大愛情傳奇 ……(1 / 2)

相關寫作素材 傲夜玥 7208 字 10個月前

咫尺天涯——陸遊與唐婉

在青苔和暖風的糅合下,古老的小城散發出一種似曾相識的溫厚的香味,那座城叫紹興。楊柳依依,流水潺潺,漸行漸遠,沈園就半映半掩在一片垂柳裡。他隨意慢步在這沈園之中,在園林深處的幽徑上迎麵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那是一張多麼熟悉又陌生的麵孔啊,熟悉得使他不禁呆呆的站在那裡,陌生又使得他不得不回到記憶深處,去尋找那片似曾相識的伊甸園。

他出生於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因此與母舅一家交往甚多。母舅有一女兒,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他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暇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

之後的事情就有些水到渠成了,他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她立誓滄海桑田。於是,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對年輕的情侶手牽手漫步芳草萋萋的紹興城間,談詩論賦,耳鬢廝磨,不知今夕是何夕。然而天意弄人,他母親以數年未育+八字不合為由,逼他寫下休書,另取她人。“速修一紙休書,將其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儘。”他是一個孝順的人,再苦再痛,都承受了。於是曲終人散,各自寂寞,各自傷悲。他被迫娶妻王氏,她也被迫嫁給了趙士程(汗,宋版的《孔雀東南飛》)

誰曾想分彆八年,他和她竟在沈園重遇。雖然塵滿麵,鬢如霜,仍不減他當年的雄姿英發;洗去鉛華,她仍保持著當年的清秀與端莊。他望著她,相顧無語,唯有淚千行;她看著他,夢魂消黯,執手相看淚眼。

他,在牆上題了一闕“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然後轉身離開了。她將手放在牆上,順著他的字,一筆一畫的寫,輕輕的,怕弄痛了,這是她多麼熟悉的字啊,多少個月夜裡,軒敞下,他為她吟詩做賦,她為他紅袖添香,而現在,這一切都成了記憶,隻能追憶了。生亦何苦,死亦何哀,斯是如此,情何以堪!

於是,她在下麵又合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他的名字叫陸遊,她的名字叫唐婉。

此後,陸遊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唐婉則不久即鬱悶愁怨而死。之後就在陸遊去世的前一年,他還在寫詩懷念:“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這是一種深摯無告,令人窒息的愛情,能在死後四十年裡仍然不斷被人真心悼念是一種幸福了。

破鏡重圓——樂昌公主與徐德言

這是南北朝的故事。陳朝的皇帝陳叔寶,是個亡國敗家的高手,他全心全意在為這件事情努力,連妹妹樂昌公主的婚事,他都交由妹妹自己去處理,將所有人選都送去給樂昌公主自己挑選。不過這倒也是一件好事,樂昌公主雖然窘得滿臉通紅,卻是真正地挑選了一個如意的駙馬:江南才子徐德言。風流才子徐德言一開始並不情願當這個駙馬。但是當他看見才貌雙全的樂昌公主的時候,不禁心動神搖。這對小夫妻堪稱神仙眷侶,他們在駙馬府裡過著幸福的生活。

但是不久,隋軍攻入了建康城(南京)。國破家亡之際,麵臨生離死彆的徐德言,拿起了妻子梳妝的銅鏡,將它一摔兩半,讓妻子和自己各拿一半。他對樂昌公主說:“以你的才貌和身份,必不至於死,而是被送入權貴之家。到那個時候,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假如我僥幸得生,日後就去長安集市上賣殘鏡,以期相會的一天。”樂昌公主接過破鏡,和心愛的丈夫抱頭痛哭。

如徐德言所料想的,夫妻倆失散了。樂昌公主帶著半麵銅鏡,被送進了權臣楊素的府邸,成了楊素的寵姬。多少次午夜夢回,樂昌公主都想以死了卻痛苦的生活,但是想到還有和丈夫再見麵的機會,她又苦苦地熬了下去。每年的正月十五,樂昌公主都派人去約定的集市賣鏡。

到第三年,樂昌公主幾乎已經絕望的時候,賣鏡的仆人帶回了一麵完整的鏡子!但是也帶回了一首淒愴的情詩。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複桓娥影,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哭得幾乎昏死過去。奴婢們連忙將這件事件稟報了楊素。當楊素從樂昌公主口裡得知了一切的時候,忍不住滿肚子冒酸水。但是他也清楚,徐德言在江南文人中的名聲地位有多重要。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楊素邀來眾多文人雅士,徐德言也在其中。酒過三巡,楊素突然讓人把樂昌公主請了出來。徐德言和樂昌公主沒有料到,久彆重逢,居然會是在這樣的場合裡。尤其是樂昌公主,做為一個女人,這種境況更令她苦楚難堪。四目相對,無奈愁悵。楊素假做不知,讓席上諸人賦詩助興。樂昌公主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這首詩打動了席上所有的人,一時鬨嚷的場麵沉寂了。楊素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也不想再等了,整個宴席間,彆說樂昌公主和徐德言難堪傷感,楊素的這張雞皮老臉,也早就笑酸了。他宣布,自己要成全這對恩愛情侶,放他們歸老田園。樂昌公主和徐德言如在夢境,向楊素行禮作辭,離開了這座刻滿哀傷恥辱的府邸。楊素這一舉動,果然傳為佳話。在史書上,也為他不高明的人生加了一筆亮色。

徐德言和樂昌公主回歸江南,在民間過著恩愛平靜的生活。唐貞觀十年,他們夫妻倆在一年間雙雙謝世。與他們合葬在一起,就是那麵重圓的銅鏡。

生死與共——董小宛和冒襄

董小宛,名白,字青蓮,又名宛君,董氏名與字均同於李白,是因仰慕唐代大詩人李白而起的。她與秦淮南曲名妓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八人,被時人譽為“金陵八絕”“秦淮八豔”。小宛生於南曲青樓之中,其母陳氏為南曲歌妓,其父董旻為門下清客。小宛自小聰穎,八歲時就跟一班清客文人學詩、習畫、作戲、操琴,十三四歲的時候,琴樣書畫莫不知曉,詩詞文賦樣樣精通。15歲時做的《彩蝶圖》,上有小宛題詞,並有二方圖章印記,還有近人評價很高的題詩。小宛還自幼愛讀屈原的《離騷》,杜少陵、李義山的詩以及花蕊夫人,王珪宮的詞;並編有記載古代才女事跡的《奩豔》一書。小宛不但才思敏捷,通詩達詞,精琴工畫,擅長昆曲,而且善於食經茶道,傳說現在人們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的發明,因此,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這個菜名雖然有些唐突美人,但和“東坡肉”倒是相映成趣。

崇禎十二年,如皋才子冒襄(字辟疆)應試金陵,從吳梅村、侯方域等人口中得知秦淮佳麗首推小宛,遂產生仰慕之情,恰逢小宛在蘇州半塘,冒專程前拜訪,雙方一見傾心。二人結識3年之後,由錢謙益贖其身,小宛才得以正式嫁給冒襄。清兵南下期間,冒氏舉家南逃避難,曾“輾轉深林僻路,茅屋漁艇,或一月徙,或一日徙,或一日數徙,饑寒風雨”,若不具述。小宛膽識智謀過人,逃難中常在前開路,或在後衛護,意在“寧使兵得我則釋君”,可見其對冒襄的生死之愛。途中冒幾度生重病,全賴小宛精心護理得生。小宛曾對病中的冒氏說:“人生身當此境,奇慘異險,動靜各功,苟非金石,鮮不銷亡,異日幸生還,當與君敝履所有,消遙物外,慎勿忘此際此語。”這一動中求靜、靜中求安和看破紅塵的“無為”之語,對冒影響不小,也是冒未出仕清朝的一因素。順治七年正月初二,年僅27歲的董小宛因肺病複發不治而逝。冒辟疆為了追悼小宛,寫下了記敘董小宛生平,可歌可泣可感可歎的《影梅庵憶語》一書。將董小宛摯熱的感情、堅強的意誌、高尚的節操和非凡的才華,描繪得深切動人。

應該這麼說,小宛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種完美性格的化身。她溫文賢惠、端莊懂禮,不顯露、不乖張、不鋒芒、不偏頗,且心胸廣搏、才華橫溢、口峰嚴謹、審時度勢,集儘了天下女子之美德。這樣的一個女子,任誰娶到家中都會如獲至寶:感情上,古往今來說的出“寧使兵得我則釋君”的女子又有幾人?得妻如此,夫複何求;工作中,難得的賢內助,說不定哪天也隨意幫您塗個鴉就能送您平步上青雲;外交中,自然是出得廳堂、入得廚房,誰不豔羨您嬌妻如是,幸福如斯,同時還不會虧待了自己的肚子;處理家事上,像這樣難得的賢人,自然是上孝順公婆讓您不受夾板氣:誰說婆媳難安,那是謠傳;下教育幼子,都說孩子的智商來自於母親,得其母真傳,下一代不出狀元,也該弄個榜眼探花什麼的。可謂一妻在手,彆無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