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月,一路人馬啟程南行,途經順南,參觀明湖、珍泉、突泉,過安州,登鋒山。路經富州蒙縣,在宿縣閱堤工。經淮州,在榮州渡江,到達起江,登江天寺。
這座佛寺,自前朝以來,人們皆稱此為“金佛寺”,是佛教誦經設齋、禮佛拜懺和追薦亡靈的水陸法會的發源地。金佛寺寺門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櫛比,亭台相連,遍山布滿金碧輝煌的建築,以致令人無法窺視山的原貌,因而有“金佛寺裹山”之說。
皇帝為它親自書寫了“動靜萬古”、“江天禪寺”的匾額。
進入山門,是天王殿。這是一座單簷歇山的宮殿式建築,當中供著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兩側是四大天王,亦稱四大金剛。天王殿後,是重簷歇山巍峨壯觀的大雄寶殿。大殿正中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三尊金身佛像。西壁是十八羅漢,左右閣樓上坐著五十六天尊。三尊大佛的背麵塑有海島。海島的上下四周,分布著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善財童子參拜五十三位菩薩的塑像。
這裡很是威嚴肅穆,就連慕雪這個不信佛的人也不由被氣氛感染,繼而認真地陪著皇帝一塊兒誠心地參拜起來。
接著,他們從大殿後側登山進入夕照閣,由夕照閣上行至觀音閣,內有四寶室,陳列著金佛寺的鎮寺四寶——周鼎、銅鼓、玉帶和山圖。而觀音閣南與妙高台、楞伽台,北與慈壽塔、法緣洞椽接棟連,碧映丹輝。由楞伽台循級北登,可至頂峰,此處有一石柱涼亭,名留雲亭。這是欣賞江天寺勝景、俯瞰全城風景最佳處。
皇帝登高遠眺,見大江東去,水天一色,極為壯觀。遂奮筆手書“江天一覽”四字。
而在留雲亭西北又有七峰亭,也名七峰閣。位於山西側的金鼇嶺上。相傳本山方丈道月和前朝名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故事是這樣的:名將陸飛被奸相楊意騙回京城時,陸飛路過這裡,拜訪金佛寺道月禪師雲:“昨夜營宿瓜洲時,夢見兩條狗講話之事,未知此行吉凶如何?”道月回答:“二犬對言,是一獄字,此去恐怕有牢獄之災,務必謹慎。”臨彆時,道月贈詩曰:“月望亭下浪滔滔,千萬留心把舵牢!謹備同舟人意歹,將身推落在波濤。”陸飛到京城後,果然被奸相楊意害死在月望亭下。陸飛在被害前歎息:“悔不聽道月之言。”奸相楊意得知,即令何立拘捕道月。何立到了這裡,道月正在堂上說法,口中念念有詞:“吾年四十九,是非終日有,不為自己身,隻為多開口。何立自南來,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幾乎落人手。”說罷,就地坐化而逝。楊意未拿到道月,又聽說這裡有七峰嶺,是一風水寶地,每代出高僧。盛怒之下,遂派人將七峰嶺削平。
後人為了紀念名將陸飛和高僧道月,而在此建閣,名曰七峰閣。之後屢經興廢,改建為七峰亭。
方丈給大家說著這個故事,眼裡流露的是一縷惆悵以及淡淡的悲傷。而眾人聽著也頗多感概。
陸飛戰功赫赫,是一個人人欽佩的英雄,不論何時何地,他的故事和傳說總是帶著讓人信服的魅力。他的愚忠被曆代君王用來教化世人,但同時所有人在教化與被教化中又在為陸飛的作為感歎和不值。這種矛盾的心理,同時存在於人們的內心,卻無人去深究。這也隻能說,這種矛盾也是一件在這個特有的封建體製下不可以說清道明的事情……所以才有“難得糊塗”一說。慕雪帶著淡淡的嘲諷想著。至於道月的傳說,慕雪覺得很有可能是這裡的人杜撰的,為的就是說明這個寺廟的神奇之處。
而由觀音閣往北,可登慈壽塔,此塔初建於齊梁,為雙塔,塔身為木結構,七級,有梯可上下,每層均圍以走廊和護欄。從慈壽塔往北至法海洞,這是金佛寺開山祖師裴頭陀禪師的苦修之處,洞中供有他的塑像。在禪師洞北、玉帶橋旁有一白龍洞,根據神話傳說,洞中塑有白龍飛升成神的石像故事。
這又是一個讓人覺得有趣的傳說!這個金佛寺,有著太多傳說中的故事了!
在這短短的一個參觀拜訪過程中,對每一件古跡,慕雪都會有諸多感概。慕雪想,這或許就是曆史帶來的價值吧!曆史的價值,或許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它可以帶給人或喜或悲,或扼腕或豪邁的感歎價值!以史鑒人,乃智者所為。但又有多少人,會不重複過去人們犯過的錯誤呢?人們總是不斷重複著曆史!或許不是因為沒有借鑒,隻是因為每個人眼中所折射出要借鑒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收回感歎,慕雪隨著眾人沿白龍洞向右上行不遠至朝陽洞,此洞又名日照岩,因洞頂的懸岩上鐫有“日照岩”三字。每當日出之際,這一帶石壁迎著朝陽金光四射,水天儘赤,蔚為奇觀,是此地觀日出的最佳去處。岩壁上所刻“朝陽洞”三個大字係前朝名家滕茲所書。
隻可惜他們到此已是午時已過,無法看日出!想起鋒山那個靜謐溫馨的早上,以及自己和秦真的對話,慕雪又是百感交集。他說她要和他看遍所有地方的日出是傻話!是傻話,確實是傻話……
最後,他們來到了離金佛寺西500 米處的冷泉,曾被前代著名烹茶高手李羽評為天下第一泉。而石欄的南壁上還刻著狀元公寫的“天下第一泉”五字。不僅如此,曆代的文人雅士對冷泉也頗為向往,所留名的詩作也甚多。
陪著皇帝看著金佛寺的種種古跡,慕雪心裡悲喜感傷不斷。就是秦真這個內斂的人也忍不住了,晚上不由詩性大發,作詩雲:“宿暮金佛寺,今方識化城。雨昏春嶂合,石激晚漸鳴。不辨江天色,惟聞鐘磬聲。因知羈旅境,觸景易生情”。
“化城”謂變化出來的城邑。來到金佛寺,“觸景易生情”,秦真的“化城”之說也倒貼切。
“化城”出自《法華經》所舉的重要譬喻,為“法華七喻”之一。在《法華經》中,指某一群人在取寶途中的暫時休憩之所,是由領隊的導師所化現出來的,因此謂為“化城”。
做詩都不忘佛經,可見,這個家夥中毒之深啊!慕雪借著燭光打量他剛毅的臉部曲線,不由暗笑起來。
秦真手裡還提著筆,神色飄渺,絲毫未覺慕雪就站在她身邊正看著他的大作,打量著他的神色,對著他詭異地偷笑。
等他發現時,慕雪早已樂得不行了,直接撲到他懷裡繼續樂。
秦真將她摟抱在自己的腿上,有些好笑又有些不解地看著她,慕雪指指詩,再看看他,在他臉頰啵兩下,然後明亮的大眼睛望著他繼續發笑。
秦真對她那麼清晰坦白的愛慕,有些不自在的臉紅起來,掩飾著問她,“這詩又有什麼好笑的?”
“覺得我的夫君好有才,詩做得深得我心唄。”慕雪毫不掩飾自己的崇拜之情,摟著他的脖子,看著他的眼睛,直接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秦真對上她清澈明亮的眼眸,看到裡麵的深深笑意也不由笑了起來。用鼻子頂頂她的鼻頭,“你呀……”
“我什麼呀?你是不是想要寫首情詩送我呢?”慕雪故作天真地對他眨眨眼,想要逗弄他一番。
秦真見她狡詰的輝眸裡暗藏著調皮,知她在和他玩笑,遂橫她一眼,接著輕斥一聲,“美得你。”
慕雪抱著他的脖子不遺餘力地撒嬌,“不要那麼小氣嘛。”
秦真收起和她玩鬨的心態,突然輕歎了口氣,“今日……收到齊鐸的信,信裡說……”
齊鐸的信,就是提前告訴了秦真朝裡最近發生的事兒。趙相的門人舞弊犯案,事牽幾十條人命,此事已引起當地群眾的憤滿,差點暴動。趙相,是太子的外公。如此大的案件,自然是監察院報送,刑部複查。而在這報送的過程中,趙圖也有試著要壓下奏章,但朝中派係錯綜複雜,有人助他,自然也有人阻他。現此事已彈壓不住,皇帝已然知道。皇帝震怒萬分,最終決定由三司會審。
從秦真收到齊鐸的信後,慕雪就沒見秦真的眉頭舒展過。她曉得他心煩。現在正值多事之秋,既然秦真有消息來源,那麼他的兄弟們也必然早已心知肚明。而此事,到底是誰挑的頭?他們各自在這個事件中又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皇帝心裡又是怎麼想這件事?又是怎麼想他們的?而他又該站什麼立場?如何應對?這些都是秦真需要去揣摩,去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