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落無悔 第二卷:相愛相守(1 / 2)

下午,慕雪又纏著秦真下棋,她說:“你不在的這段日子,我潛心專研,我自覺進步不小,我們切磋一下吧。”

秦真含著笑意,對她道:“切磋可以。但,不許悔棋。”

“好。”慕雪滿口答應。

不過,他的招式太過淩厲,她後悔不已,不由又犯了毛病,輕輕拿起棋子,秦真憋著笑,輕哼了一聲,“棋落無悔啊!”

慕雪垂著腦袋,小聲嘟囔道:“好,不悔就不悔。那你就讓我多走一步。”說罷,她放棄拿起原先棋子的計劃,而是在前麵沒有下的地方又放下一顆棋子。放好後,還一臉理所當然地對秦真道:“我沒有悔棋哦!可是,你讓我是應該的吧,我這麼做可不算犯規哦。”

秦真隻好搖搖頭,長歎一聲,“唉……”

同一時間,塞外,十八皇子病倒了。太醫們不斷搖頭,皇帝心痛不已,他嚴命太醫想出對策,而自己則摟著愛子,殷殷禱祝,甚至說寧願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換取十八皇子的生命。

隨駕的王爺們都急著趕來,勸慰父皇不要太過傷心,隻有太子姍姍來遲。皇帝大怒,責其曰:“伊係親兄,毫無友愛之意!”

但太子聽後,並沒有馬上認錯,而是狡辯道:“兒臣方才真和蒙古王爺馳馬,不知此事。”

皇帝見太子如此,不由勾起回憶,想起皇帝二十九年七月,烏蘭布通之戰前夕,自己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太子到行宮給自己請安,看到天顏消瘦,竟沒有憂戚之意,也沒有良言寬慰。皇帝此刻覺得皇太子實在冷漠無情,缺乏仁義之心。他不禁勃然大怒道:“爾對親弟尚且如此,對朕也絕無忠愛君父之念。你給朕滾!”

高燒的十八皇子,在八月底一度病情好轉。皇帝欣喜若狂。但好景隻是一閃而過,到了九月初二早晨,十八皇子便撒手人寰了。皇帝悲痛欲絕。

隨扈的諸子,都來到了病榻前,不管是真是假,都臉帶憂傷。隻有太子,一臉淡然。

皇帝此刻對太子已失望至極,想那日二人發生衝突之後,太子竟真的滾的遠遠地,有心馳馬縱獵,卻無心來看幼弟。如今,臉上還是如此淡然,可見他真的是一個無情無義的畜生!又想起日前的密報,說太子每夜逼近布城裂縫,向內窺視……皇帝望著太子,痛心疾首道:“太子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暴戾淫.亂,難出諸口。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惡愈張,戮辱在廷諸王、王爺、大臣、官員。專擅威權,鳩聚黨羽。窺伺朕躬起居、動作,無不探聽。朕思國為一主,秦仁何得將諸王、王爺、大臣,官員任意淩.辱,恣行捶打耶。如平郡王納爾素、王爺海善公普奇俱被伊毆打,大臣官員以及兵丁鮮不遭其荼毒。朕巡幸陝西、江南浙江等處,或住廬舍,或禦舟航,未敢跬步妄出,未敢一事擾民。乃秦仁同伊屬下人等恣行乖戾,無所不至,令朕難於啟齒,又遣使邀截外藩入貢之人將進禦馬匹,任意攘取,以至蒙古俱不心服。種種惡端不可枚舉。朕尚冀其悔過自新,故隱忍優容至於今日。又朕知秦仁賦性奢侈,著伊乳母之夫狄實為內務府總管,俾伊便於取用。孰意狄實更為貪婪,致使包衣下人無不怨恨。朕自秦仁幼時,諄諄教訓,凡所用物皆係庶民脂膏應從節儉。乃不遵朕言,窮奢極欲,逞其凶惡另更滋甚。有將朕諸子遺類之勢,十八皇子患病,聚皆以朕年高,無不為朕憂慮。伊係親兄毫無友愛之意,因朕加責,讓伊反忿然發怒。更可惡者,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縫向內窺視。從前趙圖助伊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趙圖處死,今秦仁欲為趙圖複仇,結成黨羽,令朕未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書夜戒甚不寧,似此之人宣可以付祖宗弘業。且秦仁生而克母,此等之人古稱不孝。朕即位以來,諸事節儉,身禦敝褥,足用布靴。秦仁所用一切遠過於朕,伊猶以為不足,恣取國帑,乾預政事,必致敗壤我國家,戕賊我萬民而後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為君,其如祖業何諭……太.祖,太宗,世祖之締造勤勞與朕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以付此人矣。回京後,朕要昭告於天地、宗廟,將秦仁廢斥……”

皇帝這些話越說越激動,說道後來,不由淚流滿麵,無法成言,身子也不由向一旁傾倒下來。身邊的內侍,立刻扶起。但,皇帝仍舊力弱難支,坐在椅子上,頃刻間好像老了二十歲。

而此刻,在內的諸位大臣,立刻俯地奏請:“皇上請三思!”

此刻,在旁的各位兄弟,不管真心假意,也都道:“父皇還請三思!”

而身為當事人的太子,卻不發一語。

他早知道,自己這盤棋不能活了……隻是早晚而已。這些日子,他看似放縱,其實內心一直恐懼著。他夜探大帳是有,為的是想探問父皇的心意。可每每走近卻不敢進去,隻怕更加觸怒父皇。什麼“每夜逼近布城裂縫向內窺視,從前趙圖助伊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趙圖處死,今秦仁欲為趙圖複仇,結成黨羽,令朕未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 ”,這些聽來真是好笑!他要是有不臣之心,何必等到今日?早在趙圖提出的時候,他就可以實施,可是他記著仁孝之道,他自認為他是勝不過父皇的,所以他絕了這個念頭,也不許趙圖再提起。可是,父皇卻不信他。若不是等到今日,聽父皇這樣一番話,他也不曉得原來他如此多的罪錯,如此多的罪孽!原來,父皇早在二十年前就對他心生不滿了,卻隱忍至今,真是父子情深啊!

“哈哈……哈哈……” 太子大笑,滿臉哀戚。

皇帝看之,更加生氣,又下令道:“將趙圖的兩個兒子趙耳、趙吉及太子左右蘇格、吳特、李起、宋邦等人‘立行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