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遠在北京的陳騏和丁海升開始了緊張的美術特長專業考試。
由於北京各大藝術院校當時沒有實行聯考製,都是單考單招,美術特長生想報考哪所院校,就要去哪所學校考試,這樣一來,他們的考試日程安排就比較緊張。
兩人先是參加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專業校考,陳騏報考了裝潢係,丁海升則選擇了工業設計係。通考三項他倆成績還不錯,但各自報考的專項命題設計考得不理想。
究其原因,不是練習不夠,而是設計思路不夠開闊新穎。和以前學數學一樣,雖然背了大量優秀設計案例,但考場上遇到了全新考題,就不會開創全新創意了,背的那些案例也不會融會貫通。
成年陳騏平時看著他做的練習,對他的這種背題思路很是不認可,但又覺得有些事沒法強求。生活閱曆和眼界都沒打開,就算告訴他該怎麼做他也不會有深刻理解,到頭來還是得靠他自己曆練體會。
裝潢係的專項命題創作考場上,成年陳騏全程沉默觀看,考完後少年陳騏問他那幅主題裝飾畫如何。成年陳騏實話說考場上高手太多,你那張畫隻能排中下,建議你和海升從北京考完後,下個月去省城參加省內美術聯考,彆對這裡報太大希望。
結束了中央工藝美院的考試,陳騏和丁海升又因為師範類專業免學費的優厚政策,選擇參加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校考,專業成績竟然過了。冬征隻參加了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的專業考試,不得不佩服他的實力,在全國高手雲集的考場廝殺中,他的專業分數拚得很靠前。
過了元旦,次年一月份,陳騏和丁海升又趕赴省城參加了省內美術特長生考試。由於省內實行聯考製,這樣就省事很多,不用各個院校追著考了,隻需一套成績就可報考省內本科院校所有美術相關專業。
兩人本想越冬征一起去,可冬征則非中央美院不上,沒有一同參加省美術聯考。
美術特長考試全部結束後,曆經了地下室歲月和考場風雲,三人終於在高三下學期回歸了各自學校,繼續進行校內平靜枯燥的文化課備考生活。
回到學校後,陳騏和丁海升又找時間去拜訪了田野老師一次,和他說了說考試情況。田野老師也說中央工藝美院你們彆抱太大希望,他們的命題設計考試很苛刻,如果不想複課再來一遍,那師範類院校的美術專業是很好的選擇。
然後他問起了冬征在北京的情況,得知冬征非中央美院不上的決心後,田野老師歎了口氣,說:“冬征他媽假期時候到美術班找過我一次,除了感謝這兩年的栽培,還說他們家現在不比以前了,去年他爸做生意賠了,欠了很多錢,供不起他大學的學費,想讓我勸勸他上個師範類院校。”
“可他壓根就沒去省城參加統考,已經沒法報省內了,想上師範隻能明年再考一次了。”陳騏如實道。
“他在家也不和他媽說這些,冬征的決心我了解,既然勸也勸不動,你們就和他勤聯係,讓他想開點兒。”田野老師為此感到無奈。
“好的,老師,放心吧。”兩人答應道。
成年陳騏默默聽著他們師徒三人的對話,不禁回想起冬征最後的那段時間的狀況。他不忍將冬征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告訴少年陳騏。但他可以挽救冬征,隻需在冬征出事前夕將事態改變就可以。水馬博士說過這麼做是被未來危機委員會所允許的,是特例為他開通的特權。
不久後專業分數全部出爐:陳騏和丁海升因為中央工藝美院專項考試分數過低,總分沒過;首都師範大學專業考試分數兩人都過了;冬征報考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專業總分過線,且排名較為理想;省內美術統考陳騏和丁海升以較高分數雙雙拿下。
最後就看文化課考試的分數了,如果文化課也能考得很理想的話,就可以去首師大或省內院校;如果考砸的話,他們隻能再複一年課,明年重新考一輪。
鄭科看到兩人的專業考試分數,問;“你們明年還複課不?再考他一次中央工藝美院。”
兩人連連搖頭:“今年能上哪兒就上哪兒,再考開銷太大了,在考前班也就中午正經吃一頓,早上晚上我倆都是饅頭蘸醬就白開水。”
鄭科看著陳騏:“怪不得半年不見你瘦了一圈兒,看來畫畫還是個體力活兒。”
“他瘦不是畫畫累的,是餓的!”丁海升也看著陳騏說道。
陳騏感歎:“唉,畫畫就是用腦力乾體力兒,用體力乾腦力活兒。”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每天複習,然後理科科目還要進行達標考試,以ABCDE五個等級呈現。陳騏和丁海升因為有鄭科贈送的學霸筆記,竟然物理和生物分彆得了一個A,其它都是B,大呼意外。鄭科不用說,全部是A。
在高三最後這學期,鄭科才展現了真正的實力,次次模擬考試都是班級第一。一次第一是偶然,次次第一可就是絕對實力了。
可由於全年級隻有一個文科班,無法參與全年級排名,所以他得個第一除了本班也沒什麼人會關注,完全比不上其餘九個理科班總排名的前十名那麼令人矚目。
平時大家都覺得他看高數和大學物理化學是好高騖遠,現在才知道他那是正常進度。這一個學期,鄭科才確定了自己要報考的方向,他傾向北大天文係。
陳騏一聽他想考北大,就明白肯定和穆芳有關,但不解的是為什麼選擇學天文。
鄭科解釋,天文本來就是他的興趣點之一,考上後還可以係統地學習高數和物理,有了高數這個重要基礎,可以擴展更多的興趣點,連愛因斯坦這樣牛X的人物,為了證明他的理論設想,還特地報了名師“課外班”補修高數,這才有了後來享譽世界的“相對論”——雖然他老人家本人很不喜歡這個名字,無奈名氣太大,隻好認了。
高考過後估完分,一班人坐在教室裡開始填報考誌願表,這氣氛比高考還緊張。在尚不知高考分數的情況下就要確定自己未來四年要去的地方,一旦估分失誤不僅會讓這未來四年陰差陽錯。陳騏和丁海升不像同學們那麼緊張,因為他倆的選擇麵窄,選擇越少煩惱越小,他們第一誌願當然是首都大,第二是省師大,第三是省師院,然後勾選“不服從調劑”完事。填完後,丁海升到李小玲旁邊坐著去了。
陳騏原地坐著看著鄭科填表,鄭科也輕鬆完成,控分高手當然知道自己每科分數。另外憑借兩年在文科班的相處和了解,他之前還告訴了陳騏他估算出來的穆芳的分數。陳騏隨後向穆芳打聽了她的估分,竟然和鄭科的估算隻差三分,令他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