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書包的學生走在上學路上,口中反反複複背著幾句古詩;工廠裡的工人們重複著再熟悉不過的工序生產出一件件產品,額頭上的汗流下來也來不及去擦;開早餐鋪的阿姨天沒亮就起來準備著原料設備,在清晨的陽光中笑著把熱騰騰的燒餅遞給外出趕工的人;出租車司機日日夜夜開著車在道路間奔波,不時與旁邊的乘客聊上幾句當地的風土人情……還有許多許多和她一樣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日複一日在田間勞作,盼著今年能有一場豐收。這與她想象的新聞太不一樣了。
原來這就是……“時代的我們”。
原來這些“我們”也是時代的一部分。
她以前曾無數次問自己,為什麼要種樹,卻始終找不到答案,在終日飛揚的黃沙裡她也早已習慣了看不到成果的努力。但記者告訴她,數十年前和今天的測量數據說明,村落旁的茫茫沙漠已然後退了幾十米,她們這些年種下的樹木漸漸成了林。在她們不曾留意的地方,揚起的沙塵已在落下。
或許是她從來沒有發現,時代的使命早已刻畫在她數十年的人生裡,經年累月的艱辛都有著屬於它的意義,都終會迎來應有的成果。
於是一群在黃沙中種樹的人們出現在新聞短片中。為首的是個年老的婦人,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出最美的笑容。
她說:“我這輩子還能有人看到我們,我真的很高興。”
新聞短片發出去,有的人停留於此為時代中平凡的勞動者而感動,有些人匆匆一瞥就又忙著趕路,而有更多的人不曾關注到它,隻是繼續著自己或跌宕起伏,或平平淡淡的人生。
但這又如何?這又何嘗不是“時代的我們”呢。
不論是否有人看見,是否有人聽到,“時代的我們”都時時刻刻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上演。無數個“我們”的堅守與付出,終繪就了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