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2)

《如此多嬌》成文至今兩年,昨日終於等來了官方版的第一個特評。

有幸成為該評首批讀者之一,看後感觸良多。

從洋洋灑灑的6300餘字可以看出,十八確實對《如此多嬌》喜愛至深。

同為忠實而熱情的讀者,十八的一番懇談,寫出了我們熱衷此文的心聲。然而,也微有異議。

此文的亮點,眾多評論大家都已經分析得非常透徹了,砂就不再班門弄斧。然,對於評論中“瑕不掩瑜”中的部分“瑕”,砂卻有自己的看法,嘗試道出與眾親分享。

-------------

十八言:“回亭”一節【注:二十章爭鋒(下)】,李燼之誌在天下,文中多處都已點出,此處再說“天下合該出自二人之手”,稍嫌直白。

李燼之明知自己身份、深知自己野心,在此時此刻伏此筆暗喻天下歸於二人,確實過於直白。

【引用:秋往事忽似起了興致,縱馬超上前去,朗聲笑道:“看來《九洲方輿誌》也已過時了,裡頭都沒有這回亭的典故。將來待江山一統,我乾脆就走遍天下,重修《九洲方輿誌》。”她回過頭來笑意盈盈地望著李燼之道,“屆時五哥可願相陪?”

李燼之心中一動,看著她眉梢眼角俱是飛揚之意,忽覺隻為這句話天下便合該歸於他二人之手,當下微一挑眉,策馬追上去道:“自然。”】

但是,聯係前後文可以看出,爭鋒一節寫於秋李二人經曆第一次感情考驗之前,此時的秋李二人至多算是有朦朧的男女之愛,並未升華到生死相依的地步。正如十八所言,秋往事的身上並沒有明顯的女性情懷與特質,而李燼之之所以會選擇秋往事而不是宋懷風,正是因為秋的明朗與堅毅,在他即將走下去的這一條平天下的路上是他最好的後盾。李燼之至此並未揭露自身身份,而僅靠個人之力,想要平天下之亂,將要經曆何種困險,他並非不知。

是以,砂以為,李這在樣的心境之下,產生這樣的感情流露,不僅僅是為了預示今後的天下所歸,更加體現的是李在潛移默化中對秋的依戀。正因為秋所流露出的“飛揚”的情懷,堅定了李的信念,是以,在後文中,二人的感情才能上升到生死所托的境界【注:第五十五章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