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書名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很多人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其實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或者故意曲解來作幽默用的。
其實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不意氣用事,用平等的目光去看到世間萬物,不特意去照顧任何事物也不偏袒任何事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一碗水端平,就是“博愛”。
※※※※※※※※
傳說中,六道是眾生輪回之道途。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
天界又可分為欲界天、□□天及無□□天。在欲界天中,享福及壽元是很大的,沒有像人間的生苦、老苦及病苦。
□□十八天的第一天是虛無天。此天天人欲根雖淨,尚有色塵。在道經裡,色塵又細分為粗塵六等、細塵六等和輕塵五等。□□天人一粗塵淨即升□□第二天:六粗塵淨升□□第七天;一細塵淨升□□第八天;六細塵淨升□□第十三天;一輕塵淨升□□第十四天;五輕塵淨乃升□□第十八天。□□第十八天"去欲界三十萬裡,乃丹霞之景。天人雖無情欲,尚有形色可見。若漸次修習,塵染頓儘,則升於無□□也。
無□□第一天乃北方八天之第一天--皓庭天。此天天人輕染雖淨,尚餘染習。天人漸次修行,達到無想可忘、氣觀轉妙之時,即升無□□最上一天--太素天。"此天去□□三十六萬裡,乃碧霞之景。天人身形微妙,無複色象。修學之者,若至此天更能進修,即升上四種民天也。四種民天第一天為太虛天。此天"天人初出三界,結習頓忘,清淨無染,喜樂無為,氣入神觀。四種民天最上一天為太極天。此天"天人出二氣之外,無年壽之限,到此究竟轉入三境也。
眾生因不善業而投生於三惡道,而因善業而感召生於三善道之果報。
但世人皆惡死愛生,更有地獄閻羅之說,平添了幾分苦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