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不置可否地喝著手中的咖啡,淺嘗一口後,對夏庭軒反問道,“那你認為如今的社會是不是就是提供了這樣一個‘能夠放開去愛’的環境氛圍呢?”
這個頗有深度問題,讓夏庭軒不知該怎麼去回答,又或者是說,他也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究竟是什麼?
因為他本身也有那種關於‘愛’的迷惑,而他之前還從未想到社會層麵上的原因。
從剛才看完陳誌的劇本後,夏庭軒便深深地感受到,在那種充滿迫害的社會環境,這種幾乎是全社會都不會給予祝福的愛,顯得是多麼的脆弱。
它不再單單是僅需一種你情我願的感覺,就有希望,甚至有可能獲取到終成眷屬的愛情甜果,選擇這種愛,不在迷茫中放棄心中的堅守,就一定是在痛苦中攙扶對方。
至於最美好的結局,夏庭軒想,大概就隻有那種鳳凰涅槃吧。
因為‘天道不容’,他們也就隻能祈求超脫世俗,那種理想中的廝守終生對於那些戀人來說,也許就是最好的結局了。
陳誌不出意料地看到夏庭軒處於迷茫的狀態,其實不說夏庭軒,就連陳誌這個編寫劇本的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完整劇本的時候,心情也不免壓抑了起來。
愛,向來就是個十分沉重的話題。多少年來,人們口上談的,心裡想的,手上寫的,哪一種會與愛沒有關係?可儘管如此,還是沒人能夠把愛的定義完美地闡述出來,更彆說這種至今為止仍沒得到大多數國家認可的同性之愛。
“愛,有時候隻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更多時候是全社會的事。”陳誌放下手中的咖啡,淡淡地說道。
“難不成這是你遲遲不拍這部作品的理由,你也顧及到了社會輿論,倫理道德?”夏庭軒口頭這麼說,心中卻早已否定了這種念想。
在他看來,一個因為找不到理想男主角就打算放棄整部舞台劇的個性導演,斷然不會有這種前怕狼,後怕虎的懦弱思想。
夏庭軒之所以這麼問,完全是因為他想知道陳誌是否還顧及到一些他所不知道的因素。
夏庭軒這個激將法還真地讓陳誌有些激動了起來,蹙了蹙眉頭,語氣因過分沉重而顯得有些陰森,對上夏庭軒直視眼神,“你是這樣想的?”
夏庭軒還真沒有想到這句再平常不過的話居然還能這般讓人坐立不安。
“我當然不是這麼想的,我了解的陳誌不應該是這樣的人。”還算夏庭軒心理素質好,坦然地說道。
“看完這個劇本,雖說社會環境是一個原因,但我認為還有更重要的•••”夏庭軒這份淡定隻是讓陳誌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人,接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說道。
“哦,那會是什麼?”夏庭軒這下可就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