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原本指的是哪位公子?……(1 / 2)

太後 道玄 5712 字 9個月前

第9章

千秋宴時,鄭玉衡告假歸家,終於離開禁中。

他沒有第一時間回到鄭府,而是前往劉通劉老太醫的府邸相送。他的恩師早在數月前便已被太後批複了歸鄉榮養的請奏,隻是因為京中事務繁多,太醫院裡也有很多事需要交接,才耽誤下來這幾個月。

如今,慈寧宮的各類事務、藥方、冊子,都已經交給鄭玉衡負責,老太醫除了最初幾次帶著鄭玉衡同往之外,其餘的時候都在府上整理物件,回淮南老家。

鄭玉衡在馬車前,幫老師查點醫書的數目,將數目對了兩三遍,毫無錯漏,才允許小廝們搬上馬車。

劉通坐在車裡,車簾歸攏在側,遠遠地望著這個為他鞍前馬後的學生。他招了招手,鄭玉衡便放下冊子過來。

老太醫道:“先彆忙了,玉衡,你上來跟我說說話。”

鄭玉衡便將賬冊交給身邊的侍從,登車撩簾,坐到劉通的身邊。

他素來神情溫順,望起來純澈乖巧,仿佛很容易被掌控,但劉通教導了他幾年,對這個學生的脾性最了解不過,鄭玉衡其實倔強專斷,很有一番自己的主見,而不是對父權無條件臣服的孝子賢孫,所以才跟鄭大人的關係惡化至此。

劉老太醫道:“我一生兢兢業業,如履薄冰,見識過京官們為了討好權貴的嘴臉,也受到過許多次威脅和拉攏,深知權力中心是一口擇人而噬的漩渦。為師能活到如今這個年歲,其實已在許多事中喪失了原本的底線……正因如此,你進入慈寧宮中侍奉娘娘,才讓我如此放不下心。”

鄭玉衡怕老師會說太後娘娘的不是,便率先道:“慈寧宮娘娘待人極好,很照顧晚生後輩。”

劉通凝視著他,沉默了須臾,又開口:“我不是擔心娘娘不好,而是擔心你。想要活得長久,要麼能屈能伸、身段柔軟,可以折得下腰來,奉迎討好,攀援權貴,這是你天性做不出的,沒法兒討好主子。要麼八麵玲瓏、左右逢源,壓製住你這顆赤子之心,這也是你做不出的,即便能做得到,也辱沒了你多年修成的品性。”

鄭玉衡聽聞此語,隻是說:“學生不曾將自己看得很高,也用不上折腰這樣的詞,隻儘自己醫官的本分便是。”

老太醫卻搖了搖頭,伸手搭在鄭玉衡稍顯單薄的肩頭,感歎道:“若不是三年前那場春闈犯錯,以你年少中舉,連中兩元的才學,未必沒有十五歲登科及第的佳話。玉衡,你的文人心腸還沒有泯滅在醫書藥爐裡,為師知道。”

這件事過去了一千個日夜,早已被許多人埋忘在熙寧十四年的風霜裡,當年那個天才的錦繡少年郎,到今日再提起,也不過是一句“可惜仕途無望”的歎惋。

談及此事,鄭玉衡隻能回以沉默,並安慰道:“老師,是學生的資質還不足。”

劉通擺了擺手,臉上除了龍鐘老態外,還顯出一種對學生前途的痛惜,他疲憊地攥住鄭玉衡的手,道:“不必這麼說,全天下人都知道,能被先皇帝親筆黜落,說明早就過了主考官的慧眼,如無意外,定是進士及第,隻是待點評名次而已。可歎當年的命題議在風口浪尖上,其他人都知道順從天意,偏你……”

他似乎也不能說什麼話來苛責鄭玉衡,因為他確是為民著想,一片冰心。

當年明德帝孟臻因為一項政務,跟六科、中書門下的要員們意見相左,幾次駁議。春闈之時,負責出題的主考官是六科內的吏部尚書,不知道該說這位尚書冒險、還是說他大膽,他出題時將此次爭議不下的政務融入考題當中,並且親手點選了其中跟皇帝意見不同的幾篇文章。

其中,鄭玉衡所寫的文章,就在一甲之列當中。明德帝看到他如此尖銳的觀點、鞭辟入裡卻又不留情麵的剖析時,大動肝火,用朱批將他的名字劃去,從進士當中黜落。

除了鄭玉衡外,同樣有一批考生因為“言辭不恭”獲罪,進了刑部大牢,但不過三五日,便由彼時的皇後董靈鷲出麵,在明德帝的默許下饒恕了這一批人,免去因文字而生的牢獄之災。

在此一事之後,京中德高望重的大儒儘皆緘默,幾乎沒有人再將他的文章公開誇讚,以免觸怒天顏。到了這個地步,自然也不會有人願意以主考官的身份成為鄭玉衡的座師,所以科舉前途,確實已經無望。

老太醫道:“三年過去,如今天下又換了新主,說不定……”

鄭玉衡輕輕歎氣,語調溫和地寬慰他:“讓老師費心了,當年我舍去學名從醫,不僅是因為這件事,更是因為這是外祖父、外祖母的殷切期望,自從母親離世之後,他們一直盼望我能繼承家傳醫術。”

老太醫撫著膝頭,有些不讚同地道:“這就是我那老友的不對了,你母親的醫術雖好,但也要你自己情願才是,動不動就拿什麼托付、期望之詞來綁住人,實在做得不明智。”

鄭玉衡道:“學生情願的。”

他這句話脫口而出,說出來時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等話語落定,才發覺自己剛剛竟然在想:拿這份醫術為董太後效命,她能福壽綿延,大殷亦能政治清明,那麼,他是情願的。

幸好老太醫並沒注意到對方一時的怔愣,轉而問道:“你說慈寧宮娘娘待你好,這也是我怕的一個點,三人成虎,我尚畏之,何況你哉?”

經曆剛才那樣一個小片段,鄭玉衡原本想說自己跟太後保持距離、敬畏尊重,這時候都有些問心有愧,說不出口,靜默了好半晌,才勉強答道:“這是學生自己的路,請老師不要掛懷,您還要好好地珍重自身……”

劉通的年齡著實不小了,他近年來精力不濟,又患上咳疾,比不了前些年的光景。能夠功成身退,也是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臨彆在即,老太醫將囑托提點的話說了一籮筐,又問詢了幾句慈寧宮的事,正在愁緒漸濃時,外頭的小廝突然敲了敲馬車,揚聲道:“老爺,鄭大人府上來人了。”

劉通皺眉道:“可說是什麼事了嗎?”

小廝道:“沒說,隻讓大公子快些回去。”

“去,跟鄭節說,今兒先是我徒弟,再是他兒子,讓他等著!”

小廝愣了一下,不曾預料到向來和藹的老太醫能發起脾氣來。鄭玉衡剛要勸說,就聽見鄭府的一個管事的熟悉音調:“老大人,您可彆難為我們啊。家中真有要事,大公子非得回去一趟不可的。”

劉通冷笑一聲,掀起簾子:“好,你說是什麼要事?”

管事連忙湊過來,先是行禮,仰首道:“跟大公子指腹為婚的祝家夫人來到府上了!”

這話一出,彆說是老太醫了,連鄭玉衡都愣了好久沒回過神來,他渾身一緊,抬手按住馬車的木框,連忙追問道:“指腹為婚?我怎麼不知道?”

管事道:“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公子這不是知道了嘛?您快下來,老爺跟夫人在府中等候呢。那祝家也是今年才上京的,安頓下來沒幾日,就來見老爺了。”

鄭玉衡隻覺得一口火氣頂上來,惱怒道:“我還未弱冠,沒行冠禮,從哪冒出來這種親事!”

管事見他不願,也愣了愣,沒成想一貫溫和的大公子反應如此激烈,邊勸邊道:“這不就在議親麼?公子快跟小的回去吧。就算那是個您不喜歡的女子,以公子的身份,納些美妾還不是……”

他後麵這話被堵回到嘴裡,鄭玉衡撂下簾子,砰地一聲關上了車門。

他的氣還是不順,指骨攥得發白,這種被當成物件擺布的失控感,正是他跟父親這麼多年隔閡的原因之一。

他緩了半天,才一回頭,便看到老師端詳的眼神。鄭玉衡以為自己反應過激,怕他疑心,剛要解釋,便聽劉通忽然和善地問出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