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話 喜奢好慾,好大喜功,你這性子到……(2 / 2)

“很好,起身吧,看來功課倒是沒落下。”雍正淡淡的說,看著自己的皇帝兒子。

“兒臣每日不綴學問,不忘聖人之語。”弘曆小心翼翼的回道,然後在心裡苦笑看今日這陣勢,必是有什麼事惹得老爺子不高興了,看來不被訓的滿頭包是不可能了。

“既是記得聖人之語,那你又怎麼乾出這樣的糊塗事情來?身為帝王,怎可有婦人之心?!怎可由著自己任意胡鬨?!天子之事向來無私密,你倒是全不放在眼裡啊,怎麼,指使禦前侍衛假扮刺客很好玩是不是?!八旗糜爛你不是不知,竟是知而不治,任由八旗墮落,你看看你選出來的那個好額俯!都是個什麼東西!八旗也就罷了,對待腐敗貪汙竟是聽之任之,一味任由心情,對待貪腐官員重拿輕放,助長邪風歪氣;你二月巡五台,一口氣免經過地方額賦三分之一,隻為了一個萬民稱頌的好名聲,真真當國庫裡的錢糧花不完?!”一頓申斥下去,喘口氣,雍正帝接過旁邊蘇培盛及時端上來的參茶就了一口,用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眼前已經是滿頭大汗的兒子。

而養心殿裡其他的侍女太監們則是把自己的呼吸放緩放輕,恨不得自己是這殿裡的一根柱子,或是成了透明的空氣才是最好的!

“登基十六年,難道真的被每日大臣們上的問安折子誇得沒了頭腦?!看看你登基以來,幾乎每次大考必有弊案,禁而不止;再看看你賞賜出去的爵位,無實權無實功的人竟也能得了,你還能乾出什麼來?!喜奢好慾,好大喜功,你這性子到底是怎麼養出來的?!”雍正咬著牙看著乾隆說。

聽見那八字評語,乾隆臉色一白,噗通一聲就跪下了。

同時的,養心殿裡所有的侍女太監們也立刻跪成了一團,顫抖著默不作聲,老天啊,這兩位大神鬥氣,倒黴的都是小透明啊!

而乾隆則是在心裡想著自家皇阿瑪的手段。

自己這個皇阿瑪,性子冷厲,就算離宮十幾年,乾隆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子還是需要皇阿瑪支持,才能做的穩當的。就算自己掌握朝政十六年,但是,九門和北方的軍權是掌在皇阿瑪手中的,而後,皇阿瑪南下後,用霹靂手段整合了武林勢力,天地會、白蓮教等反清複明的勢力裡到處都是皇阿瑪的眼線,更何況本就是知根知底的皇宮裡了。而且……貴勳處依舊支持皇阿瑪的可是不少啊,自己的十六皇叔當年可是支持皇阿瑪的鐵杆啊,現在還是實權王爺,還有蒙古處……

深吸一口氣,乾隆將頭抵在養心殿中蒙古進貢的上好的羊毛地毯上顫聲回答:“皇阿瑪明鑒,十六年來,兒臣從不敢有一時鬆懈,勤務於日夜,統禦百官一刻無有懈怠。自登基起,每日不忘聖人之言,不忘聖祖之訓,不忘我大清之根基。兒臣,躬耕至今,我大清江山一片盛世之象,歌舞升平,雖有缺誤,卻也自省不已,每日更進,還請皇阿瑪明鑒!”

乾隆話語落下,整個養心殿一片靜默,隻聽得一聲歎息,雍正說:“你的勤苦我都看在眼裡,這十六年……你做的甚好。”打一棍子再給個甜棗,雍正老頭這手段用的甚熟。

但是,乾隆就是吃這套啊,聽到這就話,弘曆當即激動地眼眶都紅了,哽咽不已的說:“皇、皇阿瑪,您,您知道……”

“想當年,聖祖八歲登基,麵臨的又是什麼呢?”雍正在正位上淡淡的說,看著禦案下跪著的歲到中年的兒子,帶著點無奈。

這個兒子,雖說已經做到了他的最好,但是還是不夠啊!身為帝王,怎可能因為感情用事不分黑白忠奸,肆意任為?!隻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把他扭正過來吧。

“兒臣明白了!”乾隆還是很聰明的,被雍正一點,立刻明白了自己的缺失。

“既是明白了,那就每日交上來一篇自省心得吧,朕現在有些乏了,先回宮了。”達到目的的雍正布置下任務,就背著手回宮了。

“兒臣恭送皇阿瑪。”乾隆連忙站起來,一臉媚笑的恭送自家冷麵阿瑪回宮。

等雍正的身影一消失在門口,乾隆立刻拉下臉來說:“吳書來!滾出來,給朕說,那個額俯是誰?!還有,發旨下去,以後誰再在奏事折子上寫恭維諂媚之詞,朕就把他們發配到雲南去!以後再有哪個不長眼的貪汙犯到朕手裡,朕立刻剝他的皮抽他的筋!”

於是,被訓斥的滿頭包的乾隆皇帝展開了自己的遷怒大行動。

而此時,碩王府早已經為皓禎的失蹤鬨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