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開始的睡眠質量挺好的,那個時候,小孩能比較好的適應壞境。
記得有一次,小孩很小很小,記得是爸爸媽媽帶小孩去坐火車,在火車站等車,車可能是半夜發車。小孩很小,到了點,就特彆困。
昏黑的夜晚,嘈雜熙攘的人群,呼呼襲來的冷風,可是小孩竟然伴隨著這些睡著了。小孩就躺在一個木製長椅的上麵,身上蓋著大人的外套,安然入睡。
還有一次小孩跟著爺爺奶奶去一個親戚家,親戚家在縣城。親戚很熱情,想讓我們再她家休息一晚再走。奶奶同意了,但是小孩沒有想到,親戚家的房間不多。小孩記得一間房昏黃的燈光,一張雙人床,還有一張放著一些雜物小床。當時小孩和奶奶一起在那個小床上,很逼仄,小孩不敢動一下,因為動一下床就會發出吱呀吱呀的響聲,因為動一下就會碰到人。
小孩使勁把自己的身體擺成一道直線,減少自己的占地空間,控製自己不亂動碰到彆人,不打擾到彆人。奶奶在房間內和久彆的老友聊天,小孩聽不懂那奇怪晦澀的方言,也聽不明白那深奧的內容,沒有過多久,小孩就伴隨著奶奶的聊天聲中沉睡。
後來啊。
小孩長大了。心裡總是裝著沉甸甸的心事。
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小孩就會失眠。
在小孩剛進入學校住宿的時候,在看完恐怖片的時候,越想睡好早起的時候,在第二天打算去玩的時候,還有腿疼的睡不著的時候,還有熬夜過頭後麵睡不著的時候,還有啥也沒發生就突然睡不著的時候。
記得小孩那次腿疼,剛好發生在傍晚,小孩也沒有注意自己到底是哪裡很疼,就隻是對媽媽說腿疼。媽媽看小孩很難受,也很著急。
媽媽也挺著急,“你是骨頭疼嗎?骨頭疼的話的去醫院拍片子,現在是傍晚也拍不了片子。”
小孩細細的感受了一下,“不是骨頭疼。”
“那你感受一下是不是筋疼,如果不是骨頭疼的話,有沒有外傷,最大的可能就是筋疼了”
“我感覺可能是。”小孩之前也沒有筋疼過不太確定那種感覺。
確定了病因,小孩以為媽媽有好的解決辦法。
小孩略帶著希冀的眼神望著媽媽,可是沒想到媽媽隻是轉身離開,小孩當時不懂媽媽的意思,以為媽媽隻是去找解決的辦法去了。於是啊,小孩就這樣一直看著媽媽走進自己的視野,卻沒走進小孩,又遠離了小孩的視野,走進又遠離,走進又遠離......
小孩好像發現了,媽媽好像沒有在給她找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