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
我很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性取向。可能是因為生活在一個很發達的城市,有著現代便捷的信息渠道,也可能是因為我天性中就比較敏感。
我對女孩子的興趣,就隻停留在小學伊始那年,我在家裡說了幾次我的同桌像洋娃娃一樣漂亮之類的話。此後,直到現在,我回家鄉時,家人與鄰裡還會拿這件事說笑。很小的時候,我會因此而臉紅,因為我真的就隻是在陳述一下漂亮的事實而已,一點非分之想都沒有,卻被說成我看上了人家女孩子想娶回來做老婆。可是現在,我甚至期待聽到有人談起這件事,因為它至少向彆人證明了我是個正常的男孩子。
我不喜歡說謊,但我會很卑鄙的誤導彆人,說個好聽點兒的詞,是掩飾。我在這方麵甚至有一些天分,再加上不得不經常的使用,我把我自己偽裝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雄性動物。有心理學家說具有雙性氣質的人更善於交往,我不認為自己把自己當成了女生,但我的視角確實會比多數的直男多一點兒,所以我也可以說與雙性氣質沾一點兒邊,而我的交往能力確實不錯。年少無知的時候,我會因此沾沾自喜。但我卻忘了一個事實,我把自己掩飾得越好,也就說明我越難被我的同類找到,即使找到了又不敢上前。
一見鐘情與日久生情相比,我屬於後者。在高一的時候,我有個同桌。又是同桌,兔子不吃窩邊草在我身上總是不靈。換個角度可以說,我更善於發現身邊的美。你看,一件事情,換成不同的角度,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說辭,這也是我不常說謊卻能保身的一個事實前提。
我的高一同桌,是個脾氣非常好的男孩子。他個頭不高,相貌也很普通,剛開學時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很乖的初中生。天鵝有許多隻,由醜小鴨變就的那隻最美。蛻變的過程,曆來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而我很幸運的見證了我的高一同桌蛻變的過程。過程的催化劑,是足球與物理。他對足球有著一種狂熱的興趣,課餘時間基本上都是做這項運動,而且技術越來越好。時間有限,都玩了足球,就很少參加男孩子其他的興趣活動,比如泡網吧等等。可是,在我看來,他的這種專一特彆有魅力,後來我就直接把這個人當成了“專一”的代名詞。我也固執的認為他很“乾淨”,如果你是個男孩子,你應該明白泡網吧等消遣中多少都有一點兒刺激的內容在裡麵,雖然這些對於青春期的男孩子來說再正常不過,可是如果有一個免俗的人存在,就會覺得他“乾淨”非常,像陽光一樣美好。
他的物理很好,但其他的科目都不怎麼樣。他也不像班裡的物理迷那樣每天很神秘的專研一些超綱的題,一下課就把物理老師困住不放,而是就那麼簡簡單單的上課聽講,下課做做題而已。就是這樣特彆吧。還是我開始關注他之後,就覺得他很特彆呢?而且越觀察越特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