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病入膏肓》後很久都鼓不起勇氣看第二遍,太沉重了,文章字裡行間的氣氛對於我來說太沉重了。
李玉林,我說他好傻,在暗戀中蹉跎了二十幾年的時光,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才鼓足勇氣麵對心愛的人,哪怕不知情的陳謙厭惡鄙視,可是他還是癡癡地等待著他的回頭一顧,如此的容易滿足。病入膏肓,說的是他的病亦是他的情,可是為什麼呢?陳謙,他有什麼好的,年少時,青年時,他都不會是一個好的戀人,我真的替李玉林不值,越往下看,我越是心酸,為他的情,為他的人,那樣一個人,他微微一笑,眼角的皺紋是歲月裡綻放的花,他看不見前路,前路茫茫無涯,而身後肆虐著風沙。我覺得他應該值得更好的人——被人擁有,或者是擁有人。可是他還是在黑暗裡獨自等待,就像溺水的人緊緊地抓住浮木,不管它是不是經得起風浪,而他的浮木就是陳謙。他本就是生命快要凋零的人,總想抓住些什麼,讓自己不至於太過恐慌。他想找一個人,兩個人互相依靠著,彼此溫暖著,即使麵對著病魔,他們什麼也不能做,可是如果能夠有心愛的人在身邊,隻是看著,聽他絮絮地說些平淡的話,那麼心情也會變得很安寧。
所幸最後他們經曆了重重的坎坷,終於在一起了。這時我是高興的。不僅僅是因為李玉林的病好了,還有陳謙終於變得體貼人了。
他們有了一個家。
我說家是最溫暖的地方,他們可以一起看書,一起玩鬨,累了捧一杯熱熱的牛奶,看著那嫋嫋的蒸汽升騰出曖昧的溫暖,彼此宛然一笑,無數的溫柔溢滿他們的眼角眉梢,凝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