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天色微明。
幾方勢力都往大樊音寺而去,僅僅是為了殺一個十七歲的少年。
無心四人也前往大樊音寺
這次蕭瑾沒有被蕭瑟帶著。
四人到大樊音寺。
“無心,我最後一次提醒你,這次法事勢必會驚動整個於師,到時候會有很多高手趕來,你有信心嗎?” 蕭瑟擔心道。
無心
“那又如何,老和尚已經不在了,誰能管得了我”無心道
“無心,你不是一個人。不管今日如何。我會讓你活著離開。”蕭瑾嚴肅保證道。
“對啊!無心,你還有我們。”雷無桀笑道。
無心聽到此言。微微一笑。
大樊音寺內密密麻麻地站著數百個和尚,此刻整齊坐下來,手中鑼鼓聲響起,同時頌起經來,在那蒼茫一片的土地上,頗有幾分佛意。
無心四人緩緩踏入正殿。無心神色莊嚴,手捧舍利放置佛壇
“那是什麼?”雷無桀問道。
蕭瑟皺眉看了許久之後,道:“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舍利?”
“是舍利”蕭瑾
“什麼是舍利啊?”雷無桀好奇道
“有一些高僧坐化之後,經火焚燒仍有珍珠般的物體不融不滅,便稱舍利。佛經上說,舍利子是通過“六波羅蜜”和“戒定慧”等功德所熏修的,是修行人由於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心和佛相合的表相。每一粒舍利都很珍貴,是佛家的聖物。”蕭瑟解釋道。
無心將那舍利放置佛壇之後,緩步走了下來:“大家都說老和尚他死了以後身體瞬間塵滅,但其實在那灰燼之中,還留了這一顆舍利。我便想,不遠千裡也要將這舍利帶回到這於師國裡,老和尚生前回不到這裡,死後應該回來。”
無心說完後端坐了下來,閉上了眼睛,手中輕撚佛珠,竟跟著那山下三百和尚一同頌起了經文。
而隨著經文頌聲,那舍利子竟忽然發出了陣陣金色的光芒,佛壇之上虛虛幻幻仿佛出現了一個身影……
“蕭瑟,這……”雷無桀大驚,忍不住開口詢問,卻被蕭瑟伸手止住,蕭瑟輕輕搖頭:“彆說話。”
那佛壇上的身影隨著誦經聲越來越實,卻是一個披著灰袍,眉發皆白,慈眉善目的老僧。那老僧踱步從佛壇上走了下來,望著端坐在地上的無心,彎下了身,輕輕撫他的頭:“孩子……”
“師父!”無心一直以“老和尚”來稱呼忘憂大師,卻終於在此刻喊出了“師父”二字。他跪拜在地,眼中淚水洶湧而出。
“好孩子莫哭。”忘憂微微含笑,“來這裡乾什麼,你該回家去了。”
“無心的家便是寒山寺。”無心抽泣著說道。
“傻孩子,寒山寺隻是你暫時棲息的一個地方,如今你長大了,該回自己的家了。你的家是在一個自由的地方,是方外之境,天外之天。”忘憂搖頭。
“弟子隻想回寒山寺。”無心此刻卻像一個倔強的孩童般重複著這句話。
“真是個傻孩子,也隻有那些人覺得,你會成為這顛覆天下的火種。”忘憂歎了口氣,站了起來背過身去。
“師父!請指點無心的路。”無心終於抬起了頭,望著忘憂的背影。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們並不是師徒,隻是相互陪伴著走過了一段路罷了。如今我的路已走完,剩下的路,便隻能靠你自己走下去了。你隻需記住一句話,莫要回頭。”忘憂沒有再回頭看無心,往前一步一步走著,身影也便一點點地消散了。
“無心謹遵師父法旨!”無心用力磕首。
“太神奇了,神魂竟然能存在這麼久!”蕭瑾驚呆了。
“據說佛門六神通中有一門叫‘漏儘通’,人雖死,元神亦可保持不滅,直至最後一絲凡塵執念散去。”蕭瑟也是第一次看到人死後,元神不滅。終知佛法奧妙,不可妄言。
無心站起了身,擦去了臉上的淚水,長袍一揮,再度變成了那個風度翩翩的和尚,似乎完全忘記了剛才趴在地上哭鬨著猶如頑童的自己,他清了清嗓子,沉聲道:“走吧。”
“這個時候,就彆裝出那副白衣勝雪的樣子了。剛才,我們可都看到了。”蕭瑟諷刺他。
“哎,本想成為那種玩世不恭卻又孤傲於世的神仙和尚,可沒想到一個老和尚我竟然都舍不得了,失策失策啊。”無心笑嘻嘻地說道,“但老和尚不是說了麼,前麵的路,還得自己走。雖然他死後,我的第一條路,就是萬丈懸崖啊。”
“忘憂大師佛法奧妙,但有句話說的不對。剩下的路,倒也不是你一個人走。”蕭瑟幽幽地說。
“哦?”無心若有所思地一笑。
“你個和尚,把我們拉上你的賊船,就不管了?”蕭瑾笑道。
“還有我們一起走。”雷無桀笑道,大踏步地向門口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