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此時雖已臨近二更天,……(2 / 2)

徹悟流年 再逢明月 2167 字 10個月前

“這不是罵我是罵誰?”王少仍笑嘻嘻地說:“噢,老爺是犯了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笑麵虎一想:可不哩!隻氣得乾瞪眼,轉身狼狽地溜走了。周圍的人見了,隻樂得哈哈大笑。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所以就叫"燈謎"。

張錦秋一下講了一大段,當下便長籲了一口氣。

莫楓雖是走南闖北些年,卻也隻是行走於江湖,對於民俗之事涉獵不多,聽得張錦秋講來便覺稀奇,隻見張錦秋所指之燈上正好有一燈謎,便仔細看過,隻見花燈上書“驚倒珍珠,嚇退琥珀(打《詩經》句一)莫楓見了不甚明白,猜了一會卻也倒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好看向一旁的張錦秋,張錦秋見莫楓沒法,笑了笑,這事還是我在行啊,便看向燈謎,不消片刻便將謎底道了出來,便是那“鴛鴦在梁”四字。

莫楓不由問道“何解”?張錦秋解釋道:“鴛鴦懸梁自儘,珍珠、琥珀二人推門見狀,驚嚇跌倒在地。全用意會法。“梁”字彆解,由原義“水中像橋梁似的堰壩”彆解為“屋梁”。這便不是“鴛鴦在梁”嗎?調笑著看向莫楓。

看著炫耀似地張錦秋,莫楓也笑道:“人不可驕”啊,見莫楓不禁不誇獎,還教訓起自己來了,張錦秋一陣無奈。

卻說那燈攤老板見眼前二人將燈謎解了出來,當下笑著從攤下拿出一件小樣物什遞予二人,見莫楓不解,張錦秋解釋道:“這是猜燈謎的習俗,猜中一個燈謎就送一件物什,”說完便將東西接了過來,一看,卻是個刻著“仙”字的圓形玉佩,卻也精致。張錦秋不由歎道:“這小攤也太富了吧!”說罷也不含糊,順手就將東西塞進了懷中。

莫楓見張錦秋如此,笑罵了一聲“頑劣”。

張錦秋卻也樂的受教,當下便拱起手來對莫楓說道:“莫大哥教訓的是,錦秋知錯。”裝的還有模有樣。

倒教莫楓哭笑不得。

二人說著轉身便欲離攤,不料卻叫店家叫住了。

店家見二人停了步,笑道:“小的見二位相公麵貌氣質皆不俗,二位官人來的也巧,何不到曉軒樓去一試?”今天此樓的花魁“擷兒”小姐販賣初夜,說起這擷兒小姐啊那可是國色天香,進曉軒樓半月就登上了花魁榜首,靠的還有那文采,比起男子來那時不遑多讓啊。城內達官顯貴儘皆討好於她,可至今沒人進的了她身,說是她除文采出眾者皆不陪,今晚便設下三道問題出於樓內,說是答得此題者就可將她帶走,今天剛好二位碰上擷兒姑娘初夜,何不去試試呢?

莫楓笑道:“謝店家好意,不過我們二人實是難登大雅,對這些事興趣不高。莫楓婉言委拒著。”

卻聽那店家繼續道:“這是其一,二位或許不知道吧?就連那國主今夜也會來此爭奪擷兒姑娘,這國主平日裡可不好見到啊。”

二人卻是一愣,這國主也回來?莫楓複又想到,正好自己將要去拜見國主,如此一來倒省了不少麻煩。便謝過了店家轉身往那曉軒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