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2 / 2)

大清海歸 四擔白米 3865 字 9個月前

“陛下英明,萬國來朝!”

殿內一時熱議紛紛。

皇上龍顏大悅,哈哈大笑道:“你很好。朕最看不上那些連中國書都沒讀過,就妄加評論中國國情、遊說百姓拋棄祖宗文化、信仰外來神明的傳教士。譬如前些年,教廷派來的那個弗朗西斯。他既不識字,又不善中國語言,對話須用翻譯。這種門外漢敢談中國經書之道,連販夫走卒也不會信服。”

我進京的路上對他說的這個人略有耳聞。

數年前,教廷曾要求中國信徒放棄一切中國禮儀,包括祭祀祖先,拜祭孔子,為亡者設牌位等封建迷信活動。1704年,教宗克萊孟十一世派遣多羅主教為特使赴中國頒布禁止中國禮儀的諭令。多羅於1705年4月抵澳門,12月抵達北京,起初很受康熙歡迎。1706年6月29日,康熙第二次正式召見多羅,向他解釋了中國禮儀的意義,請他轉告教宗,中國禮儀不得改變,因為它與天主教道理並不相悖,若有西教士主張反對中國禮儀,則不得留住中國。多羅不想與康熙發生正麵衝突,未作正麵回答,隻說將引見通曉中國的主教顏當來繼續討論禮儀問題。沒想到顏當觸怒康熙,被驅逐到了澳門。

弗朗西斯在北京待了五年,教廷一直相信他通曉中國文化,為他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不平。此刻從康熙口中聽來,我才知他兩頭騙。

其實讓中國信徒放棄禮儀,隻能是教廷單方麵的意願,不說康熙不可能同意,就連在中國的各個修會也不會同意。這分明就給艱難的傳教事業增加障礙!

我深刻地認識到,清廷和牙教廷之間需要一個紐帶,這個紐帶必須精通中國文化,了解中國國情,並且知曉教廷的意圖。

至於這個紐帶是什麼身份,出身如何,並不重要。

“好了,起來吧!給朕和朕的臣子們講演一下這個寫字鐘,西洋的玩意兒一向有趣。”

我聽令站起,暗暗咋舌:西洋的玩意何止是有趣啊!將來還能竊取你的江山呢!

上好弦,隨著音樂緩緩流淌,機器人搖頭擺尾地開始寫字。

我緩緩解釋著它的製動原理,並對歐洲的科技發展略作延伸,隻盼有人意識到它所代表的威脅,而不僅僅把它當成一件玩物。

可惜,表演完畢,連康熙都隻說了一句有意思而已。滿朝文武,也隻當個樂嗬看。

第二套貢品是從英國帶來的三十餘件科學儀器,包括天文望遠鏡,地軌儀等,戴唯德為此做了解釋。

除此之外,康熙皇帝一一詢問了其他幾人的技藝,對羅懷中尤其感興趣,問他擅長哪些領域的醫學,羅懷中回答說婦科和小兒科,康熙皇帝大喜,當即令他下朝後去太醫院和太醫們切磋交流。

獻完了寶,他賞賜了我們,我得到一件寸許大小,雕刻精美細致的,有點像麒麟的玉辟邪。

這要擱在現代,不知能賣多少錢……我心裡美滋滋地想,就留著當傳家寶好了。

當我們都要退下的時候,康熙皇帝把我叫住了,我連忙又在殿中央跪下來。

他說道:“秋童,一會兒還有法國使節來覲見,你留這兒給朕做個翻譯如何?”

我忙道:“好啊,沒問題!”

康熙一愣。

我嚇出一身冷汗,糟糕!一得意,忘形了……

法國使團共有五人,代表的正是之前被當眾被拉踩的法國皇帝路易十四。他們不是第一次來了,此行仍然是為了請求大清開放海上貿易。

海禁之後,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主要是通過絲綢之路運往西域、中亞和歐洲,貨物幾經轉折之後,成本非常高。而歐洲貴族近些年來癡迷中國貨,一個貴族家裡如果沒有中國的舶來品做裝飾,是相當沒臉麵的事情,所以中國產品在歐洲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反觀歐洲,他們的工業在發展,但市場卻沒有變化,當供大於求而不能外銷的時候,就會導致商品貶值。

因此,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想打開中國的貿易大門,並且走成本最低的海路。

作為法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路易十四不僅看好中國這片市場,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想結交康熙,因為他們兩個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創造了盛世,在位時間都很長,都生了很多孩子,而且他們也都建造了震驚世界的園林宮殿。一個是被稱為萬園之首的暢春園(這時候圓明園還名不見經傳),一個是豪華輝煌,無與倫比的凡爾賽宮。

路易十四對他,可能有種惺惺相惜的感情。

加上俄國的彼得大帝,他們三個人可是說是此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君王!

法國使臣非常明確地表達了互通貿易的好處。

我把法國使臣的話翻譯出來,康熙令朝臣商量,自己則闔上雙目在龍椅上休息。

我便偷空悄悄打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