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才吞天地。
徐庶可是曾經大破曹洪的八卦金鎖陣,隻用了幾千兵馬夜襲樊城,不費吹灰之力就幫主公奪下城池的神人。
所以趙雲好奇的要死。
到底是什麼?那個諸葛亮。
趙雲有柄盤滿蛟的槍。
他格外喜歡騎著自己的坐騎小白提著槍在戰場上殺敵的感覺,那時候他尚算青澀,渾身透著寶劍出鞘一般銳利的氣勢,槍走之處無人可擋也無人敢擋。銀槍反射的雪亮光芒會刺痛敵人的眼睛,下一刻他就揮動銀□□穿敵人的身軀。他的槍鋒利,殺人無數之後依然鋒利,鋒利到高傲,鋒利到孤寂。
就像他自己。
他不太跟關張練槍,怎麼說也是大著十幾歲的長輩鬨著玩還好說萬一玩不過他多沒麵子,趙雲一向很乖,所以他基本不和他們練;他也不太跟同齡人練槍,實在沒人打得過他,這樣練兵不叫練兵叫消耗有生戰力;他隻能自己練。
他一個人練槍。
他一個人守樊城。
他一個人喝酒。
實在無聊。
他在院子裡信手翻著槍花,槍身彈到一旁梨樹,彈的一樹梨花漫天飛舞。他頓時玩心大發,挑起槍尖縱身一躍接著一記“橫掃千軍”,左右兩棵樹立刻下了場花雨。
他揮舞銀槍左突右刺,槍尖所到之處,無不是落英繽紛,仿佛在下四月雪。
他聽見有琴聲響起。
他一向不懂琴。但他突然發覺自己突刺一槍追逐梨花時的心跳,竟然與細密彈撥的弦聲一般快、一般緊,這讓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故意回撥槍身,幾片梨花被槍風掀起飛入半空而後飄然落下。琴聲竟也同時陡然一頓,附上幾個若有若無的淺聲。
梨花一時不曾落儘,大半還在空中飛舞。
伴隨餘音嫋嫋,意猶未儘。
梨花飛揚的隙縫間,趙雲看見了一襲白衣端坐廊下撫琴的孔明。
“將軍的槍真好。”
孔明是來視察樊城軍務的,他比趙雲想象的還要,文弱書生,拿著鵝毛扇而不是佩劍,書童背著琴和書隨他一起視察軍務。
趙雲不太知道怎麼跟這種一肚子墨水的人打交道。他隻好祭出他的法寶——少說話。
“但將軍不該隻做一柄槍。”
孔明的眼睛也是亮的,它蘊藏著某種細微的光輝,好像黑夜裡給人引路的星光,清冷、睿智、高傲、帶著點嘲諷、但一直指引著方向的光輝。
“將軍此時雖隻有幾千兵馬,日後定會成為統帥數十萬人獨當一麵的將領。為將者不單要能征善戰武藝超群,還要懂謀略。孫子兵法有雲,上戰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善戰者無赫赫功勳,不戰則屈人之兵方為上計。”
趙雲開始要打瞌睡的時候白衣書生隔著琴案遞給他一卷書簡。
“將軍若有閒暇不妨多讀些兵書,將來自有好處,若有難解處亮願為釋解。”
趙雲盯著那隻適才彈撥了琴弦、白皙修長但是骨節突出的手很久,久到書生的眼睛也開始往外冒“怎麼了”的時候,他終於開口。
“那我教你用槍吧。”
“啊?”書生一時沒反應過來。
“用劍吧,劍比較合適,”趙雲一板正經的看著書生,眼裡全是誠懇,“先生這麼瘦弱,練來強身健體也好。”
他又想了想,有點躊躇的說,“不能白拿你東西。”
書生終於忍不住大笑。
他笑過之後大概又說了很多話,趙雲一句也沒聽見,他隻記住了一件事。
孔明先生笑起來的樣子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