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爾鐵塔 “我們什麼時候回……(2 / 2)

脫手的幸福:太愛 意凡 4364 字 10個月前

“柔柔。”藍天池在她耳邊輕聲喚道。

她在堅定一些看法,藍天池卻突然伸手拉住她的手,這是他第一次主動的握住她的手。

高瑾柔心裡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手心裡傳來他的溫暖,逐漸漫延到心臟。

她低著頭,細眉微揚,臉上升起一股溫熱,心裡不安起來。

想要掙紮被他握緊的手,藍天池卻握得更緊了,“走,我們上去。”

她還沒有調整好心緒就被他拉著走了。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南岸,是世界是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征。

鐵塔可以分為上中下三層。

下層有餐館,在鐵塔入口處,還有小吃店和冰激淩店,有紀念品商店,為遊客提供餐飲服務和購物的樂趣。

在穿梭往來的人群中,高瑾柔一度認為他們是在熱鬨的街市上。

在鐵塔上購買小型金屬模型,非常昂貴,大概5-10歐元一個小的鐵模型。在其他地方購買黑人手中模型,質量一樣、一歐元可以購買到六七個。但是紀念筆、本、橡皮、相框之類的建議在塔上購買。除塔上以外地方很難再購買到。

從下層觀賞近景最理想的。北麵的夏洛宮及其水花飛濺的噴水池、塔腳下靜靜流過的塞納河水、南麵戰神校場的大草坪和法蘭西軍校的古老建築,構成了一幅令人難忘的風景畫。

上到中層瞭望台上,向外張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淡黃色的凱旋門城樓、綠蔭中的盧浮宮、白色的蒙馬聖心教堂都清晰可見,色彩斑斕。傍晚登塔,夜色如畫,繁燈似錦,翠映林蔭,那些交織如網的街燈,真如雨後珠網,粒粒晶瑩。

俯瞰巴黎市容,高瑾柔歎為觀止。

登上最高層瞭望台,差不多要一個小時。他們是坐電梯上去的。在這裡最宜遠望,它會使人們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嘈雜的巴黎忽然靜了下來,變成一幅巨大的地圖,條條大道條條小巷劃出無數根寬窄不同的線。全巴黎儘在腳下。

直到回歸塔下,高瑾柔依然沉浸在塔頂那種雲端的幸福感中。

那緋色的柔軟雲彩在蔚藍的天空中輕輕浮動,高大的埃菲爾鐵塔如同一個暗金色的鋼鐵巨人,沉默佇立在塞納河畔。

任音樂環繞,任晚風輕拂。

那色調極溫暖,極瑰麗,極夢幻。

鏡頭再次拉回掃過人群時,人群歡呼著,對著舞台揮手吹口哨。

高瑾柔想她感受到了西方國家的自由平等與隨性的生活方式。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

憤怒的巴黎市民衝進了象征封建和君主專製統治的厶士底監獄,釋放了四名犯人。

隨後宣布廢除封建製度,8月議會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宣布“人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

這個曾經是歐洲中央集權代表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從此開始了其在民主路上漫長的摸索。

也許一味地排斥外國,並不能讓我們更好的成長,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長處,謙虛地反省自已怕不足,才是更值得稱道,更有效的進步的方式。

至於他們那些短處,大可不必橫加刻薄,嗤之一笑便罷。

引以為戒是好,倘若隻是對之譏諷,賣弄口舌,那與我們,與我們的進步又有什麼關係呢?

中國,泱泱大國的風度氣魄何在?

從小父親就教導她,國之根本在於民,民之發展在於心,心之所向才是萬物的根源。

她那時不懂得這些深奧的道理。

如今懂了,心之自由便是生活的所向,法國人民的自由平等回歸了自然的隨性。

她不知道自己為何突然間升起這麼多的感慨,又有點認同明白藍天池萬事從容,隨性而為的姿態。

他的自信,似乎並不是因為家世的光環,而是不同生活中由內而發的沉默與謙和。

她想起自己二十歲之前對法國的向往,膚淺,好奇,全是對它“浪漫之都”的天真夢幻,而這一切全都是因為有一個最愛的沈銳陽。

愛情模糊了她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實質意義。

對於自己的天真,她忍不住失笑,情不自禁地回頭去看藍天池,他也是一派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低頭回視高瑾柔,兩人本都有些慨然的目光在空中相接-----

二人的視線相交後,高瑾柔愈加的平靜起來,她想她以前是錯的,從來都是她一個人在執著的想要做到什麼,他們被事實與時間潛移默化的反應就是心靈自由的表達,那是理智的,對的。

就好像是在國外的華人,尤其是胸懷激情的,當看到國外的先進或優點時,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慨然。

那種感慨難以言傳,是一種急切,一種歎息,一種強烈的願景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