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師兄們到齊,夏雩詳細介紹了一下背景情況。雖說隻是胡天個人出資,不是集團投錢,但這個新聞發出去,淅風科技必然會引起行業重視,到時候想要招人,就是最好的機會。
師姐齊雨雲首先發言,“對於投資我沒什麼意見,不過胡師兄出資兩千萬,隻占5%的股權,是不是有點少?畢竟咱們也沒出多少,這樣設置是不是不合理?萬一把師兄嚇跑了,咱們可就真沒錢了。”
裴峰師兄笑了笑,“你都說是師兄了,還擔心這乾嘛?這隻是初步建議,不是最終決定。而且我們也谘詢了律師,天使輪不適合出讓更多股權,一般低於30%,目的是為了應對後續的一輪輪融資。畢竟後麵的融資會一步步稀釋股權,等到咱們的股權占比不足30%,大概率會失去公司的決策權。所以律師建議,在天使輪的時候,要注意好股權策略。”
“那這樣的話,胡師兄真被你們嚇跑了怎麼辦?咱們喝西北風?”
夏雩打開一張圖,投到了大屏幕上,“這是律師給的建議方案,方案一是出讓5%左右的股權,咱們所有人的股權稀釋一部分。但風險是把胡師兄嚇跑,畢竟人家出的多,拿的少,要是我也會有意見。方案二是把股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隻有分紅權,另一部分則隻有控製權,分紅權是一個價格,控製權則是另一個價格。這樣可以給胡師兄更多的分紅權,少一點控製權,保證公司在咱們自己手中,但到時候大家就會少分點。方案三則是提高注冊資本,稀釋胡師兄的投資額,但這需要大家認繳更多額度,承擔更大的風險。三個方案都各有利弊,所以需要大家一起討論下。如今的情況大家也都知道,雖然拿下了幾個小項目,但現金流撐不了多久,因此胡師兄的投資至關重要,能不放過,還是不要放過比較好。”
裴峰師兄點了點頭,“情況確實是這樣,咱們要保障自己的權益,也要保障投資者的利益。現階段就去劃分分紅權和控製權,我覺得太早。但是出讓太多股份,也對公司不利,那樣公司就徹底成為胡天汽車的一部分了。所以我的建議是,胡師兄也不是外人,可以跟師兄協商,股權控製在5%~15%左右,這已經算是巨大的誠意了。”
這話說得沒錯,淅風科技五個小股東加起來,才隻占15%的股份。陳淅出力少,可幾位師兄師姐們可沒少張羅,要是給胡天15%的股份,那他立馬就是第二大股東,僅次於CEO夏雩。這對其他股東來說,既危險,又不公平。
代雯星師姐坐直了身子,“要是增加注冊資本,是按照什麼比例來?增加十倍?”
陳霽雲師兄輕輕搖頭,笑道:“不是這樣算的,就跟咱們一開始設定注冊資本是100萬一樣,這個可以自行協商,注冊資本涉及到的是實繳額度和最終要承擔的風險。如果胡天師兄投資2000萬,卻隻想承擔200萬的風險,並且要求20%的股權,那注冊資本就應該是200除以20%,注冊資本為1000萬。其中200萬是胡天師兄出,加上現有的注冊資本100萬,咱們還需要補齊1700萬。”
代雯星師姐輕輕敲著桌子,“那有沒有辦法,少增加點注冊資本?1700萬太多了,以咱們現在的實力,承擔不了這麼大的風險。”
夏雩敲了幾行字,將消息發出去,然後抬起頭,“這個我可以跟胡師兄溝通,畢竟他是看中咱們團隊,覺得未來能衝出來,所以才一次性投這麼多,又不是為了趕儘殺絕。剛才我跟律師又聊了聊,就像雯星師姐說的,讓注冊資本少一點,這樣大家都能少擔些責任,未來不至於賠得太慘。律師那邊也建議跟投資方聊一聊,將更多的資金放到資本公積裡,而不是全部放進注冊資本。”
其他幾人也持相同看法,畢竟創業不易,公司成立時大家已經拿出了不少,再想增資,確實困難。幾個師兄師姐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萬一創業失敗,讓他們怎麼養活一家人?
薩啟光師兄最後表態,“我覺得律師說得對,這兩千萬咱們必須要,股權也必須給,否則人家憑什麼投咱們?這麼多自動駕駛公司,咱們又不是頭部,能拿出來的也就是股權了。我讚同裴峰的建議,出讓5%~15%的股權。等下輪融資的時候,再少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