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湖的名字叫作漣漪,在翼希古語中意味著對幸福的向往。
關於漣漪湖,有一個很美的傳說。
一個小女孩,追著一隻七彩翎羽的小鳥跑進森林,卻在森林中迷了路。夜幕降臨,,女孩又累又餓,一路跋涉,終於看到一灣沉睡在森林環抱中的湖泊,湖邊坐著一位英俊的少年。少年將女孩帶到自己在湖邊居住的小屋,給了她食物和水,讓女孩在自己的床上安睡,並在第二天早上,將女孩送出了森林。
從那天起,女孩一次次地走入森林,但再也沒有見到那灣湖水和那個少年。
時光流逝,女孩漸漸長成了一個美麗的少女,前來女孩家中求親的年輕人不計其數。但女孩一個都沒有答允,隻是執著地每天去森林中尋找湖和少年,縱然一次次失望而歸,她也從未放棄過。
有一天,女孩在森林中走得太久,當她想要回家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女孩這才發現,她兩旁的景色已不是看了多年的樣子。林間開始升起點點的螢火,綠瑩瑩的像小小的路燈。女孩在螢火照耀下不斷前行,終於又看到了那個湖和湖邊的少年。少年還是多年前的樣子,沒有絲毫變化,美好得仿佛森林中的精靈。
女孩笑了,她對少年說:“我上次忘了問你,這個湖叫什麼名字?”
少年有點無奈地看著她,最後也微笑起來。他回答說:“漣漪。這個詞在我的家鄉象征著幸福。”
從此以後,女孩總能很輕易在森林中找到少年。他們一起在湖邊談天、嬉戲,直到夜幕降臨女孩才會依依不舍地離開。
然後他們相戀了。
少年拉著女孩,向漣漪湖許下了相伴一生的誓言。
然而,少年本是翼希人,他的家人發現了女孩的存在,震怒之下向少年發下最後通牒:如果想要保下女孩的命,他必須立即回到翼希,再不能返人世間。
於是,少年在女孩的生活中消失了,無論女孩在漣漪湖畔再怎麼等,少年也不會出現。
女孩悲傷不已,對著漣漪湖暗自垂淚,卻忽然發現湖水之下,映出的不是自己的倒影,而是她心心念念的戀人。女孩激動萬分,俯下身要去親吻水中的戀人,竟不慎跌入湖中,沉入了深不見底的湖水。
從此,她再也沒有出現在湖麵上。
隻是在那之後,漣漪湖畔突然開出無邊的純白色薔薇花海,搖曳生姿,純淨無暇。人們說,那是女孩的靈魂所化,常開在他們相戀的地方,為了永遠守望著自己的愛人。
女孩相信,總有一天,他會回來的。
如漣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在此刻想起這個傳說,隻記得在這個傳說之後人們總會加上一個浪漫的結尾:女孩守護著所有在漣漪湖畔許下的心願,隻要許願者的心意長久不變,總有一天會得以實現。
她又想起曦微身上那種奇特的能量波動——據羽所說——近乎於詛咒。這種遊離於正常魔法體係之外的能量在以魔法結構為基礎的翼希國都是鳳毛菱角,遑論這魔法不存的人世間。她們並不清楚曦微身上的詛咒——或是彆的什麼力量——是否他幼時所見翼希人的手筆,若是把他死後的身體帶回研究,猜想能有所成果。
但是……
“我想實現他的心願。把他葬在這裡吧,好嗎?”如漣疲憊地看向來到她身邊的青梅竹馬。
羽的目光移向那具逐漸冰涼的身體,少年蒼白的麵容已經沒有絲毫生命的痕跡,他不由心中一緊,閉上了雙眼道:“我保留了一點波動樣本,帶給衣荷也足夠了……你,自己靜一靜吧。”
話落,羽的身體開始變得模糊,仿佛漸漸融化在空氣中一般,最終消失不見。那一刻,他身後隱約展開一雙純白羽翼,輕盈優雅,美得不可方物。
忽然風又起,覆過林間帶起萬壑鬆濤,狂烈呼號著貫越湖麵,驚起無數飛鳥,壓彎一片花海,卷起烈火炎炎。
如漣望著火焰,心中愴然,哭得難以自已。
她喃喃自語:“曦微,你會去轉世嗎?若來世,還能再遇見你嗎?”
我來自遙遠的雲端
會不會墜落到你的身邊
等待薔薇花開得爛漫
你就佇立在漣漪湖畔
至少還有我的呼喚
來來往往的人卻將它掩埋
生命的軌跡最終會蜿蜒到有你的彼岸
神啊,這埋藏至深的心願,你聽到了嗎?
——前傳《曦微》END——